SPOC学校专有课程
软件技术基础01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3日 ~ 2021年07月23日
学时安排: 2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2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01号课程是《互联网+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绪论和第二章软件逻辑部分教学内容。
01号课程是《互联网+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绪论和第二章软件逻辑部分教学内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互联网+学科平台拓展类课程,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课程不仅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与计算智能》、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应用范围也早已扩展到互联网+的各项应用体系和许多前沿研究领域。

  本课程建立了软件程序开发基础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融合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数据库等多学科知识,涵盖了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各类基础知识理论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解决互联网+应用中软件开发问题,掌握互联网+软件程序开发基础知识,包括:数据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基础原理、软件程序编译原理与数据库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在互联网+专业进行理论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工程实验的操作,综合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编程实现能力、操作系统系统的认知、数据库分析、设计和运用能力,程序编译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互联网软件开发实践综合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面向计算机专业或者非计算机专业,但有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的同学。



成绩 要求

1   平时考核:占40%,主要以完成平时作业和课程项目的情况为考核依据。

 

2   期末考核:占60%,以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为考核依据。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软件开发整体流程,课程案例。理解: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编译原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基本数据结构种类;算法设计思想种类,操作系统结构,关系数据库与大数据存储。
1.1 课程要求
1.2 课程简介
1.3 软件开发基础
1.4 软件系统核心逻辑
1.5 软件程序设计系统运行平台
1.6 软件系统程序编译
1.7 软件系统数据管理
软件系统逻辑
课时目标:掌握:1) 线性数据结构、树数据结构、图数据结构三种基本数据结构的逻辑数据结构与存储结构。2) 分治递归与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利用贪心算法和图数据结构求解最短单元路径。3) 基本排序算法和查询算法。理解:1) 三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的异同。2) 分治递归与贪心算法的算法设计的基本要求。各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了解:1) 各种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和时空性能分析过程。2) 简单物流质询系统功能
2.1 简单物流质询系统最优物流路线计算案例分析
2.2线性数据结构: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及其存储特点。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删除在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具体编程实现
2.3查询排序算法:基本排序算法,利用分治递归思想的改进型排序算法,基本查询算法和哈希表查询算法。
2.4树数据结构:二叉树和树的递归定义和基本性质,二叉树、树及森林的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各种遍历方法。
2.5图数据结构: 图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存储——邻接矩阵、邻接表(逆邻接表), 图的遍历方法——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2.6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思想, 最短路径问题
预备知识

程序设计语言(C,C++,java,python等任何一门语言)


本课程以C语言为基础进行讲解,但学习了其他语言的同学可以无障碍学习本课程内的容并同样受益。

 


 

参考资料

林劼,刘震,陈端兵,戴波. 数据结构与算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8

王晓东. 算法设计与分析.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Kleinberg,等. 算法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Q :  01号这门课程和互联网+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关系是什么?A :  是互联网+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绪论和第二章软件逻辑部分教学内容。


Q :  软件技术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和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关系是什么?A :  是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扩展性实践类课程。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林劼

林劼

副教授

张栗粽

张栗粽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