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是药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其实践性很强。本课程主要介绍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常见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等内容。重点强调对中药鉴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着重培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实用性、技能性人才。
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第一章 总论
1.1性状鉴定(上)
1.2 性状鉴定(下)
1.3 显微鉴别
第一章测试
第一章作业
第二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2.1 大黄
2.2 何首乌
2.3 乌头
2.4 板蓝根
2.5 人参
2.6 三七
2.7 当归
2.8 党参
2.9 川贝母
2.10 天麻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茎木类中药
3.1 木通
第三章测试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四章 皮类中药
4.1 杜仲
4.2 肉桂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叶类中药
5.1 桑
5.2 艾叶
第五章测试
第六章 花类中药
6.1 花类中药概论
6.2 红花与西红花
6.3 金银花
6.4 丁香
第六章测试
第七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7.1 桃仁与杏仁
第七章测试
第八章 全草类中药
8.1 薄荷
8.2 肉苁蓉
第八章测试
第九章 菌、藻、树脂及其他类中药
9.1 冬虫夏草
9.2 茯苓
第九章测试
第十章 动物类中药
10.1 蟾酥
10.2 鹿茸
第十章测试
第十一章 矿物类中药
11.1 芒硝
第十一章测试
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化学技术、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相关课程知识。
1、《生药学》(第6版),蔡少青,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3、《中药鉴定技术》,堐榜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6
5、《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