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岩土测试技术A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4日 ~ 2020年06月26日
学时安排: 2~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该课程提供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领域高校学生、科研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知识。该课程自线下课程改革完善直至上线以来,不断提升,精益求精,广受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注和应用,成为相关大专院校在读学生、科研工作者及工程从业者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
该课程提供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领域高校学生、科研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知识。该课程自线下课程改革完善直至上线以来,不断提升,精益求精,广受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注和应用,成为相关大专院校在读学生、科研工作者及工程从业者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


推进“新工科”改革,创新课堂教学资源(线下):对比、分析与融合国内外现行行业标准与规范(如中国标准GB、美国ASTM、英国BS1377、日本JS、新加坡SS、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所建议的测试方法等)及科研前沿,出版教学参考用书《岩土测试理论、方法与标准体系》(中文)、《Handbook of Geotechnical Testing: Basic Theory, Procedures and Comparison of Standards》(英文),完善了岩土测试理论与方法课程线下课堂教学内容。


融合国内外现行行业标准与规范,研制岩土测试技术试验视频集(线上):历经5年精心打造并出版发行了岩土室内测试技术试验视频:中文版42集,总时长338分钟;英文版34集,总时长210分钟,涵盖了全部岩土物理、化学、力学及热力学试验内容,实现了知识的实例化和可视化。


课程特色


1. 教学资源创新

线下教学参考用书,融合了国际行业标准与规范,搭建了系统全面的岩土测试理论与方法知识新体系;线上资源,教学团队打造的首套岩土室内测试技术中英文双语试验视频,实现了知识实例化和可视化创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站式的知识仓库。


2. 教学手段创新

线上4个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助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线下“翻转课堂”,利用“讲授法”、“讨论法”及“对比迁移法”,有力提升了授课效率和授课质量。线上线下相对独立、互为补充、有机融合,搭建了集“线下课堂讲解—线上视频拓展—扩展阅读—多维讨论—OBE考核”五位一体的“线上‒线下”双轨授课模式。


3. 考核模式创新

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能力化”为导向,创新了地质类专业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和考核模式,涵盖基础理论笔试,知识系统性口试及实战能力考核,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志趣及创新思维。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既有重心下移的查缺补漏,也有学段衔接和加深延伸。同时,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强调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并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必备知识积累的优秀科技和工程技术人才。

成绩 要求

鉴于本学期推迟开学,线下课程教学滞后的实际情况,“岩土测试技术A“课程的成绩将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课程总成绩 = 平时成绩 (50%) + 期末成绩(50%);
(1)平时成绩(百分制)=视频学习(40%)+单元测验(20%)+线上作业(共占20%)+线上讨论(20%);
(2)期末成绩(百分制)= 基础理论笔试(30%) + 知识系统性口试(30%) + 实战能力考核(40%);

说明:同学们需完整学习线上视频;积极完成单元测验;按时完成线上作业,并积极参与互评;课程讨论的积分维度包括讨论内容的质量和讨论的活跃度,内容质量即回复要与课程相关且言之有物,活跃度即回复数量。

课程大纲
土的化学性质
课时目标:第一节介绍了整个课程的视频简介,后面的三个节主要讲了土的酸碱度、易溶盐和有机质等化学性质。
1.1 视频简介
1.2 土的酸碱度
1.3 土中易溶盐
1.4 土中有机质
土的物理性质
课时目标:掌握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土的三相组成、粒径级配、土的稠度、容重以及压实性等。
2.1 土的含水率
2.2 土的密度
2.3 土粒比重
2.4 土体颗粒级配
2.5 粘性土的稠度
2.6 土的渗透性
2.7 土的压实性
2.8 砂土的密实度
2.9 粘性土的膨胀力
2.10 粘性土的自由膨胀率
2.11 粘性土的有侧限膨胀率
2.12 粘性土的收缩性
2.13 黄土的湿陷性
2.14 土的承载比
2.15 土的回弹模量
2.16 土的固结
土的力学特性
课时目标:掌握土的破坏准则,强度测试方法及结构性和触变性。
3.1 土的库仑定律
3.2 土的残余强度
3.3 土的三轴压缩强度(CU)
3.4 土的三轴压缩强度(UU&CD)
3.5 土的三轴压缩强度(变围压法)
3.6 土的结构性和触变性
3.7 土的抗拉强度
岩石物理性质
课时目标:理解并掌握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空隙性、密度以及水理性。
4.1 岩石的含水率
4.2 岩石的颗粒密度
4.3 岩石的块体密度
4.4 岩石的吸水性
4.5 岩石膨胀性
4.6 岩石耐崩解性
4.7 岩石的冻融特性
4.8 岩石声波速度
4.9 岩石回弹硬度
岩石力学特性
课时目标: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及相关测试方法。
5.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5.2 岩石变形特性
5.3 岩石三轴压缩强度
5.4 岩石抗拉强度
5.5 岩石点荷载强度
5.6 岩体结构面强度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土力学》

《岩石力学》

《地质工程勘察》

《科技英语》

参考资料

[1] 李彦荣. 岩土测试: 理论、方法与标准体系. 科学出版社, 2019.

[2] Li Yanrong (2019) Handbook of Geotechnical Testing: Basic Theory, Procedures and Comparison of Standards.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2019.

[3] 唐辉明. 工程地质学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4] Goodman, Richard E. Introduction to Rock Mechanics. Wiley, 1980.

[5] Craig R. F. Craig's Soil Mechanics, Seventh Edition. Taylor & Francis, 2004.

[6] 范文, 俞茂宏, 邓龙胜. 岩土结构强度理论. 科学出版社, 2017.

[7]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2013).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

[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20021 - 2001).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0] 土工试验规程(SL237 - 1999). 北京: 中国水利出版社, 1999.

[11]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 Methods of test for civil engineering purposes BS 1377: 2016, British Standard.

[12] 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  ASTM D420-latest, ASTM Standard.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太原理工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彦荣

李彦荣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