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学生了解岩土体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工程设计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岩土工程测试理论的认识,获得土体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布范围,掌握岩土测试与检测的基本要求和合理选用测试与检测手段的方法,为岩土体整治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为以后从事岩土与地下结构工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讲授岩土工程性质的测试理论与测试技术、岩土工程治理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价以及岩土体特性改良效果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本课程最终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从事不同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工程专业知识。
本课程既有重心下移的查缺补漏,也有学段衔接和加深延伸。同时,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强调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并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必备知识积累的优秀科技和工程技术人才。
暂无证书
第一章 绪论
基本要求:了解岩土工程测试、检测及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掌握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的内容、目的、主要技术及方法。
教学内容:
1.1 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程在岩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3 岩土工程测试、检测及监测技术简介
1.4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第二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掌握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了解各种传感器的特点;掌握各种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2.1 测试的一般知识
2.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3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4 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标定
2.5 拓展讲解 土的力学特性
第三章 岩土的原位测试技术
基本要求:了解岩土原位测试技术的种类;掌握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动探、标准贯入试验的试验原理、试验要点和试验成果整理;了解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及现场波速试验的原理、测试要点、成果整理和应用;掌握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的估算;能够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地基土承载力、变形参数、桩基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四大参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
3.1 概述
3.2 静力载荷试验
3.3 静力触探试验
3.4 野外十字板剪切试验
3.5 动力触探
3.6 扁铲侧胀试验
3.7 岩土体现场剪切试验
第四章 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
基本要求:了解主要的地基加固方法及适用条件;熟悉各类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的主要内容;掌握各类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的主要技术及方法。
教学内容:
4.1 概述
4.2 主要的地基加固方法及适用条件
4.3 各类地基加固的检验与检测
第五章 桩基础的测试与检测
基本要求:熟悉桩基础的测试与检测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测试与检测的主要技术及方法;掌握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内容:
5.1 概述
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5.3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
5.4 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
5.5 桩基的低应变动测
5.6 基桩的高应变动测
5.7 Osterberg试桩法和静动试桩法
第六章 基坑工程监测
基本要求:熟悉基坑工程监测的基本内容;掌握基坑工程监测的主要技术及方法;掌握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内容:
6.1 概述
6.2 变形监测
6.3 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监测
6.4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6.5 监测警戒值与报警
6.6 监测期限与频率
6.7 监测报表与监测报告
第七章 地下工程的监测和监控
基本要求:熟悉地下工程监测和监控的基本内容;掌握地下工程监测和监控的主要技术及方法;掌握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内容:
7.1 概述
7.2 围岩压力量测
7.3 位移量测
7.4 现场量测计划和测试的有关规定
7.5 施工监控及量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第八章 边坡工程监测
基本要求:熟悉边坡工程监测的基本内容;掌握边坡工程监测的主要技术及方法;掌握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内容:
8.1 概述
8.2 边坡工程监测方法与内容
8.3 边坡变形监测
8.4 边坡应力、地下水、环境等监测
8.5 边坡工程监测的设计
8.6 监测实施和资料汇总分析
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地基处理
使用教材
1、宰金珉主编,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1、姚直书主编,《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彦荣. 岩土测试:理论、方法与标准体系. 科学出版社, 2019.
3、岩土工程测试的相关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