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5月06日 ~ 2020年07月28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44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3)
spContent=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探讨从怀孕伊始到青春期结束的发展,内容涵盖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等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将着重关注生理、认知、社会性以及人格方面的发展。
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探讨从怀孕伊始到青春期结束的发展,内容涵盖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等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将着重关注生理、认知、社会性以及人格方面的发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者的必修课程。它研究探讨从怀孕伊始到青春期结束的发展,内容涵盖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等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将着重关注生理、认知、社会性以及人格方面的发展。

儿童发展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与其他学科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将经历儿童发展过程的重要事件。鉴于此,无论是“教”还是“学”,徜徉其中都是一种享受,你会惊奇地发现《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既“有用”又“有趣”。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是认识自身的科学,可以了解“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你”;对于“准教师”或教育工作者而言,能倾听孩子的声音,读懂儿童的需求,使教育者“眼中有人”;对于父母而言,它更是一门“育儿学”,可以实现“学习做家长,亲子共成长”的目的。

我们的学习旅程包括:

1.学习者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学习,掌握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明确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在理解儿童身体运动、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情绪、交往、个性、道德等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欣赏、热爱儿童并帮助儿童。

    3.在科学发展观与儿童观的指引下,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形成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技能。

综上本课程将通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习者能运用所掌握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知识联系实际,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儿童问题。

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我们出发!


授课目标

    1.学生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学习,掌握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明确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在理解儿童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情绪、交往、个性、道德等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欣赏、热爱儿童帮助儿童。

    3.在科学发展观与儿童观的指引下,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形成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技能。

    4.通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掌握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儿童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课时目标: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如年龄特征、发展、关键期等;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论争,如遗传与环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关键期等;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原则与研究设计。
1.1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1.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功能与原则
1.5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1.6科学的儿童观与发展观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课时目标:掌握基本同化、顺应、最近发展区等基本概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等。
2.1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2.3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
2.4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章 儿童生理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胎儿发育的阶段、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等。儿童身高与体重发展的基本特点;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的基本特点;动作的发生发展规律;动作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注意事项、儿童运动能力的培养。
3.1 胎儿的发育
3.2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3.3 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四章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课时目标:理解儿童感觉、知觉发展过程,掌握视崖实验的结论,了解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和预防与矫正;重视儿童感官的保护和感受性的提高训练。
4.1 儿童感觉的发展
4.2 儿童知觉的发展
第五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遗忘规律与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掌握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尤其是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的理论,重点掌握中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思维活动,如概念、判断、推理等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元认知的基本概念。
5.1儿童注意的发展
5.2儿童记忆的发展
5.3 儿童思维的发展
5.4 元认知的发展
5.5 心理理论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课时目标:在掌握语言获得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儿童语音、词汇、句子、语言理解等的发生发展规律。
6.1 语音的发展
6.2 词汇发展
6.3 句子发展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智力发展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多元智力理论;掌握儿童智力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智力测验的基本理论问题。
7.1 智力与智力的基本理论
7.2 智力的发展
7.3 智力测验
第八章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情绪智力的主要维度,掌握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特征,克服怯生与害怕的基本方式方法;掌握儿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与培养路径。
8.1 情绪情感发展概述
8.2 情绪智力的发展
8.3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特征
8.4 怯生与害怕的克服
8.5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儿童气质、自我意识、自尊、自我同一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儿童自我意识、自尊、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规律;掌握四种主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9.1 儿童气质的发展
9.2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9.3儿童自尊的发展
9.4 自我同一性
9.5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个性发展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性别、性别角色等基本概念;了解性别差异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影响性别角色差异的因素;掌握性别角色的塑造。
10.1 性别角色的概念
10.2 儿童性别差异的发展
10.3 性别角色的塑造
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儿童依恋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掌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掌握儿童游戏的功能与类型;掌握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1.1 儿童依恋的发展
11.2 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11.3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11.4 儿童友谊的发展
11.5 儿童游戏的功能与类型
11.6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课时目标:掌握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重点是皮亚杰、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成果;掌握儿童的自我控制,尤其是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12.1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12.2 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12.3 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12.4 儿童的自我控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普通心理学

参考资料

1.李晓萍主编,《儿童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方富熹,方格著,《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刘金花编著,《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鲁道夫·谢弗(Shaffer H.R.)著,《儿童心理学》,王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陈威,《小学儿童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罗伯特·V.卡尔著,周少贤,窦东徽,郑正文译,《儿童与儿童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8.[]戴安娜·帕帕拉,萨利·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著,李西营等译,申继亮审校,《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9.勒弗朗索瓦著.王全志等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L·科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道德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2004.


唐山师范学院
2 位授课老师
李晓萍

李晓萍

副教授

胡玉平

胡玉平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