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成为一名教师并不难,难得是成为一名好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呢?好教师不仅应该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更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首先,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其次,教师还要牢记: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基础。任何超越或落后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教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不但没有益处反而是有害的。
如果您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快来参加由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倾力打造的“儿童发展”(中学教师)MOOC吧!
本课程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年龄特征,重点介绍中学生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和非典型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规律及特点。
总之,本课程传递科学的儿童观与儿童心理发展知识,并提供可操作的解决儿童(尤其是中学生)成长中常见心理问题的技能。通过系统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体的心理发展历程,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教师可以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更加高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可以依据儿童的成长规律,更好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学习儿童心理MOOC,领会儿童“发展”的奥秘,解开儿童“心理”的疑惑!
让学习者掌握儿童发展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全面、深入理解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和非典型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规律及特点;同时掌握可操作的解决儿童成长中常见心理问题的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授课 周数 | 授课内容 | 授课 教师 | 授课内容 |
1 | 第1章 儿童发展概述 | 白学军 | 1.1 儿童发展的研究对象 1.2 儿童发展的研究原则 1.3 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 1.4 儿童发展的研究简史 |
2 | 第二章 儿童发展理论 | 白学军 | 2.1 精神分析学派的儿童发展理论
2.2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2.3 认知学派的儿童发展理论
2.4 生态论的儿童发展理论 |
3 | 第三章 儿童的生理发展 | 李 馨 | 3.1 身体的发育 3.2 脑功能的发展 3.3 生理发展对心理的影响 |
4 | 第四章 儿童的认知发展 | 刘希平 | 4.1 注意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4.2 归类策略的使用 4.3 思维能力的训练 4.4 青少年言语的特点 |
5 | 第五章 儿童的个性发展 | 白学军 | 5.1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 5.2 儿童气质的发展 5.3 儿童性格的发展 |
6 | 第六章 儿童的情绪发展 | 白学军 | 6.1 儿童情绪发展概述 6.2 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6.3 儿童情绪的发展特点 |
7 | 第七章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李 馨 | 7.1 亲子关系 7.2 同伴关系 7.3 问题行为 7.4 心理理论 7.5 道德发展 |
8 | 第八章 儿童的非典型发展 | 杨海波 | 8.1 自闭症 8.2 注意缺陷多动症 8.3 学习困难 |
9 | 第九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 | 马丽莉 | 9.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纪实片 9.2 如何上好心理课 9.3 当前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活动课1 书海航行速---自学中的注意策略 活动课2 借我一双慧眼--观察力训练 活动课3 沟通从心开始 |
本课程的最后成绩=单元测验(40%)+单元作业(20%)+期末考试(40%)
第1-8章为单元测验,采用客观题;第9章是单元作业,采用主观题,需要完成作业提交。
课程期末考试覆盖80%的课程内容,另外20%来自于相关课程资源,试题难易适中。
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由任课教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其中成绩“合格者”颁发普通证书,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证书。
《儿童发展》,白学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可以发邮件到1969059295@qq.com或zhaobj09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