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实践课程,全面涵盖电路系统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仿真及参数计算、电路原理图绘制及PCB设计、PCB加工与制作、电子焊接与装配、硬件电路系统调试、参数测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课程设计答辩等环节。诚挚地希望诸位学习者能够学有所获、乐在其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实践课程,全面涵盖电路系统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仿真及参数计算、电路原理图绘制及PCB设计、PCB加工与制作、电子焊接与装配、硬件电路系统调试、参数测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课程设计答辩等环节。诚挚地希望诸位学习者能够学有所获、乐在其中。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学完这些内容后,将会具备哪些能力呢?
能力1:运用所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进行元器件选型、电路方案选择、单元电路设计等工作,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功能性电子电路方案的能力。
能力2: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电路EDA软件的基本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硬件电路焊接、装配、调试、测试的基本工程能力。
能力3:通过编写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与答辩文档,提高学生的技术文件整理、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
能力4: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工程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竞争与合作。
授课目标
迈出从电子技术理论到简单电子设计与实践的第一步,从 0 → 1 :
1.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方法,突出计算机仿真工具在电路设计环节中的典型应用。
2.全面了解元器件、PCB的基本常识及其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
3.掌握基本的PCB设计规范。
4.熟悉包括电路焊接、装配、调试、测试在内的全套电子工艺流程。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让学生能了解整个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基本的EDA工具软件。
电子元器件
课时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主要参数及标志方法。
2.1 元器件的分类、参数及封装
2.2 电阻器
2.3 电位器
2.4 电容器
2.5 电感器
2.6 二极管
2.7 三极管与集成芯片
2.8 扬声器与接插件
2.9开关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单元作业
multisim软件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课时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multisim软件的应用环境及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仿真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3.1 初识multisim
3.2 串联分压、万用表使用
3.3 模拟电路
3.4 数字电路
3.5 电路设计向导、仿真电路几仿真波形的复制粘贴
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三章 单元作业
基于Altium Designer软件的PCB绘制
课时目标:让学生能熟练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
4.1 中文设置、工程及文件的新建与保存
4.2 调用原理图库文件、库元件的布置
4.3 已放置在原理图工作区中的元器件调整及参数设置
4.4 原理图电气连线
4.5 向PCB设计区导入原理图文件中的元器件及电气连接关系
4.6 元器件在PCB中的布局
4.7 设置PCB布线规则、板框规划、自动布线
4.8 电气布线的手动调整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四章 单元作业
手工焊接技术
课时目标:让学生能熟悉常用焊接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能掌握手工焊接的操作手法;能分析焊点的质量标准。
5.1 焊接原理、焊接所需的基本工具
5.2 基本焊接流程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单元作业
直流稳压电源
课时目标:让学生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6.1 直流稳压电源的检测
第六章 单元检测
第六章 单元作业
常用元器件的检测
课时目标:让学生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能用万用表检测常用元器件的参数及质量判断。
7.1 电阻电容的测试
7.2 二极管,三极管的测试
第七章 单元测试
第七章 单元作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适当具有《电路原理》、《电工学》或《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简单认识即可。
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
《硬件电路设计与电子工艺基础——零基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第二版),曹文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4月


常见问题
1、电路设计过程中原理不清楚,导致元器件不能正确选择,功能电路不能正确搭建;
2、仿真过程中不会灵活使用仿真工具检查仿真电路出现的问题;
3、PCB质量较差,导致制作的印制电路板不能正常使用;
4、缺乏硬件电路调试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