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互联互通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国际商务研究及其传统理论架构也开始涵盖更多领域的内容。
2013年中国首次向全球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商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牌。倡议提出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超过50项,覆盖全球六大经济走廊,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共识。党的十九大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明确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这些重大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都亟需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国际商务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基于新形势下对国际商务应用研究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对目前开设的国际商务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本课程从国际商务的基本内涵和学科发展概况出发,立足于中国特色,深入结合“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新挑战,系统地梳理和介绍了国际商务领域重要的学术资源,国际商务理论五十余年的发展演进以及当前国际商务研究主流理论及其在中国问题上的具体应用,课程主要讨论的理论包括: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制度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吸收能力理论、渐进国际化与天生国际化理论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国际商务学科理论体系的有机梳理,推动国际商务这一领域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发展,为我国培养能够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国际商务应用研究型人才队伍;同时,通过将理论与中国重大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相结合,为支撑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商务理论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最后,祝大家享受这段精彩的学习旅程!
课程负责人介绍:
王珏,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教育组)委员,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常务副秘书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秘书处副秘书长。
从事教学工作10年,近年来主要讲授《国际商务导论》、《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素质培养探讨》等本科课程, 《高级商科研究方法》、《中级商科研究方法》、《中国公司国际化专题》、《国际商务理论与政策前沿》等硕士、博士课程。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法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取得显著效果,于2011年获得“西南财经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目前,已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重庆市统计局重大研究项目1项。
近年来在SSCI管理学、商学和经济学目录期刊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Worl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等发表论文20余篇,Web of Science引数超过300次,其中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发表的论文《Mapp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employee resilience and engagement: a study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China》入选2019年ESI高被引学术论文;在《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国际商务:理论与应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
本课程扎根中国企业实践,创造性地将其与国际商务理论相结合,系统梳理国际商务理论,旨在培养兼具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
第一章 国际商务导论
1.1 课程开设的动机与课程安排
1.2 国际商务的定义和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历史
1.3 国际商务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学科发展概况
1.5 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学科联系与区别
课堂讨论: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学科的异同。
第二章 国际商务领域学术资源简介
2.1 国际商务领域学术期刊简介
2.2 国际商务研究学会简介(一)
2.3 国际商务研究学会简介(二)
2.4 国际商务全球著名研究中心介绍
第三章 国际商务理论五十年的发展演进
3.1 国际商务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3.2 国际商务研究发展的两次转变
课堂讨论与分享:国际商务前沿研究与论文分享
课堂讨论:请阐述国际商务的研究视角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网络的转变过程。
思政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能: 历史经验、现实挑战与中国对策
课堂讨论:请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第四章 内部化理论
4.1 内部化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4.2 内部化理论:知识创新驱动型的跨国公司
4.3 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
4.4 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
4.5 内部化理论: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
课堂讨论:分析三星和华为的国际化战略
课堂讨论:外资企业在中国地区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课堂讨论:分析海尔是如何实现内部化收益的。
单元测验:第四章 内部化理论
第五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5.1 所有权优势
5.2 内部化优势
5.3 区位优势
5.4 折衷理论的综合分析、局限及发展
5.5 折衷理论在国际商务研究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课堂讨论:华为公司在国际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课堂讨论:讨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限性
单元测验:第五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六章 制度理论
6.1 案例 “中兴”困局与中国跨国企业的新挑战:海外合法合规经营
6.2 制度理论的定义、发展及其流派
6.3 制度理论的作用机制
6.4 制度理论的应用:跨国企业投资策略
6.5 制度理论的应用:新兴经济体与跨国企业
6.6 制度理论的新发展:企业国际化与制度演进
课堂讨论:制度理论:“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可以促进中国跨国企业社会责任?
课堂讨论:结合万达等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与中国对外投资政策演变,分析传统制度理论的局限性。
课堂讨论:结合制度理论,以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为例,阐述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国际化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的机遇与挑战。
单元测验: 第六章 制度理论
第七章 社会网络理论
7.4 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关系强度理论
7.5 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社会资本理论
7.6 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结构洞理论
课堂讨论:请采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社会资本理论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阐释
课堂讨论:请阐述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充当的结构洞角色;
课堂讨论:请阐述将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7.1 社会网络理论的定义
7.2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7.3 社会网路理论的应用:嵌入理论
单元测验:第七章 社会网络理论
第八章 资源基础理论
8.1 资源基础理论的定义
8.2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8.3 资源基础理论的流派
8.4 资源基础理论的应用:跨国企业投资策略
8.5 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的应用
课堂讨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讨论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之路。
课堂讨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讨论中国百年老字号企业国际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课堂讨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讨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单元测验:第八章 资源基础理论
第九章 吸收能力理论
9.1 吸收能力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9.2 吸收能力理论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一)
9.3 吸收能力理论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二)
9.4 吸收能力理论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三)
课堂讨论:讨论人才培养机制是如何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
课堂讨论:分析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影响其吸收能力的?
课堂讨论:讨论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单元检测:第九章 吸收能力理论
第十章 跨国公司的渐进式国际化和天生国际化
10.1 案例 华为与大疆创新:不一样的国际化之路
10.2 渐进式国际化理论的定义及其发展
10.3 国际新创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定义
10.4 渐进式国际化理论与国际新创理论的比较
10.5 渐进式国际化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
10.6 国际新创理论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请结合中国企业现实实践,讨论中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功的原因。
课堂讨论:以中国企业为例,阐述新兴经济体天生国际化企业海外市场扩张机制。
课堂讨论:如果大疆创新与华为互换国际化战略,是否能够成功?为什么?
单元测验:第十章 跨国公司的渐进式国际化和天生国际化
需要有初级的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等基础。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推荐教材:《国际商务:理论与应用》,王珏、刘夏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辅助教材:
《国际商务(第11版)》,查尔斯·希尔,托马斯·霍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商务(第3版)》,王炜瀚,王健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推荐阅读材料: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J].管理世界,2020,36(10):1-14+40+15.
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赋能增长与改革[J].管理世界,2019,35(12):1-16+103+214.
刘建丽.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J].管理世界,2019,35(11):19-37.
问:课程有没有文字材料?
答:有。本课程除视频材料外,提供各个章节的电子课件(PPT)供大家使用。
问:这门慕课是否适合混合式教学?
答:本课程体系完整,可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修读,也可以作为混合式教学的线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