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构造地质学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0日 ~ 2025年05月30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96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5)
spContent=当您在攀登巍峨的高山,欣赏广袤的大地、多彩的地貌时,可曾想过,它们是怎么样形成的吗?您清楚矿产资源是如何产生和富集吗?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预测的吗?为了寻求答案,领略地质的美妙与神奇,探索地质的奥秘, 邀请大家一起走进构造地质学课堂吧。
当您在攀登巍峨的高山,欣赏广袤的大地、多彩的地貌时,可曾想过,它们是怎么样形成的吗?您清楚矿产资源是如何产生和富集吗?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预测的吗?为了寻求答案,领略地质的美妙与神奇,探索地质的奥秘, 邀请大家一起走进构造地质学课堂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构造地质学》是我校石油主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自我校1958年创办以来,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石油地质勘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就将其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到1998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来的“石油地质勘查专业”改名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物探专业”和“测井专业”改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后,《构造地质学》仍然作为这些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它是油气勘探专业三大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构造地质学》主要讲授岩层的原生构造,岩层的产状表示方法、地层的接触关系,构造形成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基础,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基本要素概念,各种大地构造学派和盆地构造的基本概念,各种后生的大、中、小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以及各种构造的研究方法。配合理论传授,安排室内实验、野外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一般地质图、编图、识别与解释构造现象及文字叙述的能力,并能够利用构造地质学知识为油气勘探服务。

    通过《构造地质学》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构造分析方法,为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勘探资料的构造解释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应做到:室内、外反复实践,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测研究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判读、编制基本的构造地质图件,能应用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推测地下隐伏构造,合理解释构造成因,为油气勘探开发建立正确的石油构造地质模型;能应用大地构造学的知识,分析盆地成因与构造发展演化特点。

授课目标

1、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利用构造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基础地质和工程问题。

2、掌握大、中、小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以及分析方法;学会在各种地质图上获得各种地质信息,以及编绘相关图件、识别与解释各种构造现象,学会利用文字描述各种类型的特征等能力。

3、了解各种构造现象及构造地质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社会安全、人文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及要求,了解避免及减小自然灾害的方法及措施。

课程大纲

开场篇

构造地质学中隐藏着众多地质奥秘

讨论:举例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构造地质学有关?

第一章 岩层的产状及出露特征

1.1 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1.2 水平岩层特征

1.3 面状及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及表示方法

1.4 岩层露头形态及厚度

讨论:V字形法则在什么情况下表现最为突出?

讨论:野外观察地质现象时,如何区分岩层层序是正常还是倒转?

单元测验1:岩层产状及出露特征

单元作业1:岩层产状及出露特征

第二章 不整合接触关系

2.1 平行不整合及其特征

2.2 角度不整合及其特征

2.3 不整合的研究

讨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反映了什么样的构造背景?

单元测验2: 不整合接触关系

单元作业2: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三章 岩石变形的力学基础

3.1 力与应力的概念

3.2 变形与应变

3.3 岩石变形阶段

3.4 影响变形的因素

讨论:层理如何影响岩石变形?

单元测验3: 岩石变形的力学基础

单元作业3:岩石变形的力学基础

第四章 褶皱

4.1 褶皱的几何要素

4.2 褶皱的形态描述-上

4.3 褶皱的形态描述-下

4.4 特殊褶皱类型

4.5 褶皱组合类型

4.6 单层纵弯褶皱作用

4.7 多层纵弯褶皱作用

4.8 其它褶皱作用

4.9 褶皱的研究

讨论:褶皱通常与断层相伴而生吗?为什么?

讨论: 野外根据哪些标志可以识别褶皱

单元测验4: 褶皱

单元作业4:褶皱

第五章 节理

5.1 节理的几何分类

5.2 张节理与剪节理特征

5.3 构造节理与非构造节理特征

5.4 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5.5 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讨论:什么样的岩层中节理可能比较发育?

讨论:节理与油气勘探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元测验5: 节理

单元作业5:节理

第六章 断层

6.1 断层的几何要素

6.2断层分类

6.3 正断层与正断层系统

6.4 逆断层与逆断层系统-上

6.5 逆断层与逆断层系统-下

6.6 走滑断层与走滑断层系统

6.7断层的安德森模式

6.8 断层的识别标志

讨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频发地震,与哪种断层有关?成因是什么?

单元 测验6: 断层

单元作业6:断层

第七章 大地构造

7.1 大地构造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7.2 板块构造理论

7.3 板块构造理论下的沉积盆地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地层学、普通岩石学等课程基本知识。

参考资料

1、戴俊生主编.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冯明、张先主编.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志澄、宋鸿林,主编,《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4Ramsay等著,单文琅等译,《岩石的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地质出版社,1985

5、陆克政主编,《构造地质学教程》,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6、张宗命主编,《中国石油大地构造》,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7、曾佐勋等编,《构造地质学》(第三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8、李忠权 刘顺主编,《构造地质学》(第三版),地质出版社,2010

    9、冯石等编著, 《油区构造分析》,石油工业部勘探培训中心,1982

   10、D.M.Ragan,《构造地质学—几何方法导论》, 地质出版社,1973

西南石油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周小军

周小军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