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是当代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铁路牵引动力、线路结构、运行控制、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综合水平。高速铁路系统由旅客服务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运营调度系统、通信信号控制系统、动车组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等组成,它们在高速铁路的运营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为实现高速度、高安全、高平稳的列车运行,高速铁路采用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其建设标准、技术装备、运营与环境和设备维护均较普速铁路有质的变化。高速铁路按照系统集成的模式进行建设,开通即需要达到设计目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全面检验高速铁路各系统功能、接口匹配关系、整体运行性能、安全性及环境保护等技术方案,需要开展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工作,对建设目标进行确认。高速铁路固定施维护管理应以实行属地化管理和“管、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为原则,以“专业强化、管理集中、资源综合”和“精干高效”为养修理念,以建立高效率、低成本、少用人、现代化、信息化和先进适用的综合维修管理技术体系为目的。动车组由于牵引动力与运输载体合一,可采用联程交路运用方案,实现了单元列车直达化。与常规铁路不同,高速动车组采用了新的整备和维修体系,即高速动车组的运用整备玫日常维修作为一个整体同步进行。动车组的运用与整备、维修一体化,使其运用和管理从常规铁路的分散化走向集中化,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高速铁路运营调度体系已经不仅仅传统的列车监视与控制,而是向综合型、智能型、集中型的方向发展,并将涵盖运输规划、运输管理、运行控制、运行维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与高速铁路运行密切相关的领域,由简单的监控型调度向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是在现代高速铁路管理思想、服务理念和当今最新信息技术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经营策略、统一的管理机制、统一的技术架构,所构建起的信息高度共享、资源高效利用、运行安全可靠的综合完整的客运服务系统, 为旅客提供着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全面展现安全可靠、运营有序、服务优质、管理一流的中国高速铁路新形象,我国铁路科技工作者在高速铁路的联调联试、运输管理模式、固定设备维护、动车组检修运用、调度指挥、客运服务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已形成了一整套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技术,本课程将首次将这些技术呈现给大家,期望能为高速铁路运营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广大渴望学习、了解高铁专业知识的职工提供一部比较完整的技术资料,为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高速铁路职工队伍创造条件。
评分方案(暂定):
按照单元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情况进行评分,单元作业30分,单元测验30分,期末考试40分。
每节均设有单元作业、每章设有单元测验,每次作业或测验均先按10分制定分,期末按评分方案统一处理。
证书(暂定):
设置“合格”(达到60分以上)、"优秀"(达到85分以上)两档标准,由任课教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其中成绩“优秀”者将颁发优秀证书。
本课程共计27课时,每周2-3课时,授课内容安排如下:
序号 | 名称 | 主要内容 | 节编号 | 节主要内容 | 开课时间 | 授课人 |
1 | 第一章 | 高铁联调联试 | 第1节 | 概述/系统联调联试 | 第1周 | 王平 |
2 | 第2节 | 基本步骤与主要内容/单向调试 | 第1周 | |||
3 | 第二章 |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 | 第1节 | 运营管理模式与组织机构 | 第2周 | 肖杰灵 |
4 | 第2节 | 客运营销与产品设计 | 第2周 | |||
5 | 第3节 | 高速铁路调度 | 第3周 | |||
6 | 第三章 | 高速铁路装备维护 | 第1节 | 高速铁路动车组维护 | 第3周 | 韦凯 |
7 | 第2节 |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维护 | 第4周 | |||
8 | 第3节 |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维护 | 第4周 | |||
9 | 第四章 |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维护体制 | 第1节 | 检养修分开的维修体制 | 第5周 | 赵才友 |
10 | 第2节 | 高速铁路维修原则与安全管理 | 第5周 | |||
11 | 第3节 | 高速铁路工务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 第6周 | |||
12 | 第五章 |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 | 第1节 | 轨道平顺性检查技术 | 第6周 | 陈嵘 |
13 | 第2节 | 钢轨伤损检测技术 | 第7周 | |||
14 | 第3节 | 巡道检查技术 | 第7周 | |||
15 | 第4节 | 轨道状态监测技术 | 第8周 | |||
16 | 第六章 |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维护 | 第1节 | 有砟轨道大型养护机械 | 第8周 | 王平 |
17 | 第2节 | 无砟轨道维护作业 | 第9周 | |||
18 | 第3节 | 高速道岔工电维护 | 第9周 | |||
19 | 第4节 | 不平顺管理 | 第10周 | |||
20 | 第七章 | 高速铁路基础结构维护 | 第1节 | 高速铁路桥梁维护 | 第10周 | 肖杰灵 |
21 | 第2节 | 高速铁路隧道维护 | 第11周 | |||
22 | 第3节 | 高速铁路路基及附属设施维护 | 第11周 | |||
23 | 第4节 | 高速铁路防灾减灾 | 第12周 | |||
24 | 第八章 |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与维护 | 第1节 |
| 第12周 | 吴积钦 |
25 | 第2节 |
| 第13周 | |||
26 | 第3节 |
| 第13周 | |||
27 | 总测验 |
|
|
| 第13周 |
|
本课程可以零基础学习,既适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人员对高速铁路工程知识的拓展,也适用于想学习高速铁路知识的非专业人群。
先修如下知识将有助于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易思蓉等主讲的《高速铁路工程》MOOCs课程;2)《铁道概论》;3)《高速铁路概论》;4)《铁道工程》等。
[1]易思蓉主编,《铁道工程》2012
[2]王平,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刘学毅,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学毅,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理论与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其昌,无砟轨道钢轨扣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高亮,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7]王平,桥上无缝道岔设计理论,西南交通大学,2010
[8]自编讲义:《高速铁路运营与维护》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