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电路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的一门体系完整、成熟的基础理论,在电能量的产生、传递和分配,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处理等场合都可以见到电路理论的应用。
(2)电路理论是当今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等技术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必修的一门工程基础类课程。
2、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1)该课程以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为基础,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电路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讲解。
(2)该课程分两个学期进行教学:电路原理(上),亦称“电路分析基础”或 “电路基础“,主要介绍直流电路、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分析等经典电路理论,共十个知识单元,约64学时,另设一定学时的实验和仿真,学习周期约十二周;电路原理(下),亦称“网络理论”,主要介绍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网络函数、网络图论、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均匀传输线和磁路等现代电路理论,共七个知识单元,约40学时,学习周期约八周。
3、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1)电路理论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通过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电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通过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该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工程基础类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在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信息技术,学科交叉,电路几乎无所不在,因此对于非电类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也十分重要。
(5)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可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对电路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方法的掌握,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拓展你的专业知识。
(6)本课程关注不同层次学习者对课程资源的需求,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例题讲解,例题从简单到复杂,且一题多解,视频碎片化,不同层次学习者可以各得所需。
4、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课程内容按单元划分,内容讲解以“问题”为中心。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后配以难度不同的例题,帮助学习者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分析方法理解所学内容。
(2)秉承“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侧重对分析方法的讲解。通过设置单元典型例题讲解和解题思维能力培养系列讲座,交代思考过程,帮助学习者理清基本概念,理顺知识点,从而加强其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3)关注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学习者对课程资源的需求。课程资源包含经典电路理论和现代电路理论全部内容,不同专业领域的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例题讲解,例题从简单到复杂,且一题多解,视频碎片化,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都分两个等级,不同要求的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4)关注学习者学习效率。通过设置讨论题将每个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通过“公告”给出单元重点和难点以及单元小结,方便学习者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都能抓住重点。
(5)在课程资源建设上,注重知识的连贯和体系的完整。增设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视频讲解,并针对学生线下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典型问题增设“线下答疑精选系列”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弃冗求精,弃简求清,弃量求明,将前后知识点贯穿起来。
(6)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程理论讲解外,通过电路仿真、实验指导等资源加强学生对电路理论的深入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参加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由单选题和多选题构成,多次提交按最高分计算,占总成绩的40%。
2、完成作业和作业互评。作业成绩为作业各计分项去掉最小和最大值后的平均值之和,占总成绩的20%。提交作业人数大于5个时互评功能启动,未参与互评的用户不会获得这部分分数,未完成互评的用户将给与所得分数的50%,全部完成互评的用户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3、参与课程讨论,并在
5、证书分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两种,得分大于等于60分、小于79分可以申请合格证书,得分大于等于80分、小于等于100分可以申请优秀证书。
学习目标:理解、掌握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功率定义;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基尔霍夫定律。
课时
1.1 电路模型的概念
,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
1.3 电功率和能量
,
1.4 电阻元件
,
1.5 电容元件
,
1.6 电感元件
,
1.7 独立电源
,
1.8 受控电源
,
1.9 基尔霍夫定律
,
第一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效的概念,电阻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求解。
课时
2.1等效的概念
,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
2.3 电阻的星接和角接
,
2.4 电源的等效变换
,
2.5 输入电阻
,
第二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掌握独立节点和独立回路的概念,了解支路法,理解并掌握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
课时
3.1 独立节点和独立回路
,
3.2 支路电流法
,
3.3 回路电流法
,
3.4 节点电压法
,
第三单元典型例题讲解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掌握叠加定理、掌握齐性定理,了掌握最大解替代定理,掌握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课时
4.1 叠加定理
,
4.2 替代定理
,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
第四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掌握直流电源激励下的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理解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的概念。掌握三要素法。掌握阶跃函数激励下的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了解正弦激励和冲激函数激励的一阶电路分析方法,了解强迫跃变,了解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
课时
5.1 动态电路及其阶数
,
5.2 动态电路的初值
,
5.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5.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
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三要素法
,
5.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
5.7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
5.8 二阶电路简介(零输入响应)
,
第五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
期中考试(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复数运算和复数的表示形式,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理解并掌握相量的定义和表示形式,掌握相量形式的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理解相量图。
课时
6.1 复数
,
6.2 正弦量
,
6.3 相量法的基础
,
6.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
第六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阻抗、导纳的概念,掌握阻抗三角形,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理解和掌握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理解谐振的概念,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特点。
课时
7.1 阻抗和导纳
,
7.2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
7.4 最大功率传输
,
7.5 谐振
,
第七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理解耦合电感、同名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的伏安方程,串联和T型接法耦合电感的消去方法,含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理解空心变压器电路模型,了解原边(一次侧)等效电路和副边(二次侧)等效电路。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定义,理解和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变流和变阻抗特性。
课时
8.1 耦合电感
,
8.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
8.3 空心变压器
,
8.4 理想变压器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联接及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三相电路功率计算和测量。
课时
9.1 三相电路
,
9.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
9.3 对称三相电路计算
,
9.4 不对称三相电路
,
9.5 三相电路的功率
,
第九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学习目标: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了解傅立叶级数,理解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10.1 非正弦周期信号
,
10.2 傅立叶级数
,
10.3 有效值和平均值
,
10.4 平均功率
,
10.5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
第十单元典型例题解析
,
单元测验和作业
,
期末考试2(第一单元至第十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