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暑期强化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8月26日 ~ 2023年01月13日
学时安排: 3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聆听自然的声音,触摸电路的神奇与智慧;由于人们对各类电现象的执着好奇与探索,才赋予了一个明亮、高速、智能的世界;《电路》就是一门分析各类电现象的基础课程,是开启设计各种复杂电路大门的钥匙;她从零基础开始,在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电路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等的伴随下,带你走进万花筒般、五彩缤纷的电路世界。 ——课程团队
聆听自然的声音,触摸电路的神奇与智慧;由于人们对各类电现象的执着好奇与探索,才赋予了一个明亮、高速、智能的世界;《电路》就是一门分析各类电现象的基础课程,是开启设计各种复杂电路大门的钥匙;她从零基础开始,在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电路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等的伴随下,带你走进万花筒般、五彩缤纷的电路世界。 ——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路》课程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电路网络的基本规律及其计算的技术学科。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电路理论基础,培养科学的归纳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电路》课程对其它大多数理工科专业也十分重要,因为电路几乎无所不在。从简单的照明电路,到复杂的电力系统;从单一的手机、收音机、电视机,到卫星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都与电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只要在有电能产生、传输和应用的地方,就有电路理论的应用。同样,在信息产生、传递和处理的绝大多数场合,也都可以见到电路理论的身影。因而,《电路》课程是所有强电专业弱电专业的必修课,在电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电路》课程的学习应多练习、多讨论,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元件的差异和联系,注意数学方法在电路中的灵活应用。

《电路》课程团队是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师德好,教学水平高。多年来,教学团队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整体教学水平在学校中名列前茅,在学生中具有良好口碑。20105月,本《电路》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并先后完成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著有《电路分析基础》教材一本。

《电路》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样十分重要。目前,已建成与电路课程配套使用的电路实验室,具有一大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实验装置,实验室还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为实现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实现多个实践环节的多媒体教学,并供学生进行仿真实验及进行相关综合设计等。目前,电路实验室所在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在2007年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全面建设,必将促使电路实践性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授课目标

《电路》课程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为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力工程等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成绩 要求

    1.课程成绩由以下4部分构成:线上课程成绩(60%)、导学视频学习时长15%、出勤10%、课内测试10%,其它课堂表现(精彩发言、创新思维)5%;

    2.其中,第1条中的线上课程成绩由4部分构成:单元测验(课前小测)10%、单元作业35%、期末考试45%、课程计论(含讨论区发言、发帖数量,获赞数等)10%;

    3.本开放课程无证书,敬请谅解。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电路模型、基本电路变量、参考方向、常见电路元件、独立电源、受控源及电路等效等基本概念;(2)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应用;(3) 掌握等效互换的概念和本质,学习电阻Y-Δ联接的等效互换,单口网络等效化简,实际电压源、电流源模型支路等效互换的基本方法。2. 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元器件伏安关系特性对电路做分析;(2) 能够运用等效互换的概念对复杂电路进行化简。3. 素质目标(1) 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重要性,要掌握事物及问题的本质特性,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基本单元,从而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引入对电流、电压、功率等基本概念的数学描述,启发学生用数学思维模式描述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路变量
&1.3 电路元件
&1.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1.5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1.6 实际电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方法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线性电阻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2) 了解基尔霍夫定律和元器件伏安关系在方法推导过程中的重要性;(3) 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的基本概念;(2) 掌握各定理在分析线性电阻电路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步骤。2. 能力目标(1) 能够利用叠加定理对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电路进行分析;(2) 能够利用戴维宁定理对含源二端网络进行化简,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总结归纳出诺顿定理的适用范围和解题步骤;(3) 能够利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 能够对一般难度的线性电阻电路做分析。(5) 能够通过实验学会简单的电路信号测试方法。(6) 能够排查常见的电路故障。3. 素质目标 (1)通过对线性电阻电路通用分析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掌握事物普遍规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善于从问题的表象去发现本质及规律。 (2)引导学生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归纳总结,通过要求学生做书面的章节内容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在电路分析过程中,通过问题分析和解决,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1 支路电流法
&2.2 结点电压法
&2.3 网孔电流法
&2.4 叠加定理
&2.5 戴维宁与诺顿定理
&2.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三章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推导出电感和电容元件伏安特性的时域表达式,总结各个元器件的基本特性;(2) 了解一阶动态电路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暂态与稳态的基本涵义;(3) 掌握一阶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4) 掌握一阶RC、RL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特征及分析方法;(5) 掌握一阶动态电路三要素分析法;(6) 了解二阶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微分方程的建立。2. 能力目标(1) 能够利用电容、电感元件的基本伏安特性分析该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2) 能够分析一阶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的规律,了解过渡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能够对影响一阶电路过渡过程快慢的参数作分析和使用;(3) 能够应用三要素法则求解一阶动态电路。3. 素质目标(1) 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电阻、电感、电容元器件特性的对比分析,通过动态电路与线性电阻电路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动态电路的特性、规律及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归类处理。(2) 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伏安关系建立一阶电路微分方程,求解得到动态电路过渡规律,进一步向学生强调数学思维及数学手段在工程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性,建立起数学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工程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大学期间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衔接性,提升学习动力。(3) 通过一阶电路过渡规律模型的建立,引出一阶测控系统模型的表述及主要参数,向学生讲解电路分析在后续课程中的作用,强调不要孤立的看待课程内容,要学会用普遍联系和立体关联的角度去学习和对待处理问题,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4) 引导学生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归纳总结,通过要求学生做书面的章节内容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1 动态电路元件
&3.2 换路定理
&3.3 一阶动态电路零输入响应
&3.4 一阶动态电路零状态响应
&3.5 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
第四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正弦量基本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2) R、L、C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表示;阻抗(感抗、容抗、感纳,容纳)的概念以及阻抗与频率的关系;(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示,相量图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等基本概念及内在联系;(5)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Y和△联结方式;(6)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7) 熟悉互感的基本概念,互感元器件中产生互感电压的原理,互感元件的伏安特性。(8) 熟悉耦合电感元件去耦等效的基本方法。(9) 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2.能力目标(1) 学会利用相量法结合相量图分析正弦稳态电路;(2) 能够求解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分析电路中能量的转换过程;(3) 能够解释功率因数的意义,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具体办法;(4) 能运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5) 能够利用三相电路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作简单分析;(6) 能够对耦合电感电路,尤其是含变压器电路进行分析。3. 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对较为综合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在掌握基本概念、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解决;(2) 本章内容涉及强电,教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牢记“安全无小事”的观念,重点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规矩意识和大局意识,要重视国家各类标准规范的执行,要重视人身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3) 本章内容难度较大,在集中授课的同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4) 通过学习相量概念以及相量这一数学手段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修正学生头脑中数学和工程实际问题之间割裂的状态,建立起数学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工程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大学期间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衔接性,提升学习动力。(5) 引导学生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归纳总结,通过要求学生做书面的章节内容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1 正弦稳态电路概述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3 电路定律和元件的相量形式
&4.4简单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4.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4.7 三相电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在第3章的动态电路时域分析过程中需要用到少数高等数学知识(如微分方程求解),其它单元内容只需要具备高中数学和物理基础即可。


参考资料

[1] 张永瑞.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ISBN978-7-5606-0607-1

[2] Charles K.Alexander, Matthew N.O.Sadiku原著,高歌改编.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Third Edition),电路基础(3). 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11ISBN978-7-302-17522-3

[3] 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电路(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三江学院
4 位授课老师
杨正理

杨正理

副教授

陈海霞

陈海霞

副教授

王欣

王欣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