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特色 与其他医案分析与解读类课程主要不同在于,本课程主讲教师皆为《中医诊断学》专业教师,对医案的分析着眼于病证的诊断,即重诊断轻治疗,关注了低年级学生渴望了解临床疗效,尽早接触实际应用的学习需求,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从低年级即开始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医案的选择 我们选择医案时,注重三个方面的把握。首先,一定要是大家名家;其次,诊断结果为教材中的标准证型,符合教材中证候特征且诊断明确;第三,医案要完整,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方药与疗效都要有记录。最终,我们针对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部分的56个基本证,精选了21位医家的76个医案,其中有数位首届国医大师。并重点选择了其中23个医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录制了讲解视频,上传至线上运行平台。
医案解析内容 每个医案我们都设计有医家简介、辨证分析、方药解读、经典探寻、西医知识拓展等环节。医家简介部分主要介绍医家的学术贡献、学书特色、成长经历和医德医风等,希望同学们在感受大师们的高尚医德的同时,能够对名医成长之路有所了解,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之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辨证分析部分,根据各个医案的特征,结合医家的诊疗特点,主要从初学者的角度,对辨证的思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药解读、经典探寻、西医知识拓展等部分对医案中所涉及到的方药、经典论述、西医病症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单元 “中医医案学”的发展概况
1.1 中医医案的发展源流与贡献
1.2 中医医案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 心与小肠病
2.1 基础证介绍与心阳虚脱证医案选析
2.2 心脉痹阻证医案选析
2.3 痰蒙心神证医案选析及其他医案
第三单元 肺与大肠病
3.1 基础证介绍与肺气虚证医案选析
3.2 痰热壅肺证医案选析
3.3 肠热腑实证医案选析
3.4 饮证(痰饮)医案选析
3.5真热假寒证 医案选析及其他医案
第四单元 脾与胃病
4.1 基础证介绍与胃气虚证医案选析
4.2 脾不统血证医案选析
4.3 脾虚气陷证医案选析
4.4 脾阳虚证医案选析
4.5 湿热蕴脾证医案选析及其他医案
第五单元 肝与胆病
5.1 基础证介绍与肝阴虚证医案选析
5.2 肝气郁结证医案选析
5.3 肝风内动证医案选析
5.4 肝胆湿热证医案选析及其他医案
第六单元 肾与膀胱病
6.1 基础证介绍与肾阴虚证医案选析及其他医案
第七单元 脏腑兼病
7.1 基础证介绍与心肾不交证医案选析
7.2 肝胃不和证医案选析
7.3 脾肺气虚证医案选析及其他医案
本课程评分由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及课程讨论三个部分组成。
具体评分标准:
1、总成绩100分,视频学习与单元测试占比40%,期末考试占50%,讨论等教学互动占比10%。
2、单元测试以客观题为主,考察学习者对本单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以客观题为主。
4、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中发表的有效帖子的数量给予评分,获得满分的同学发表的有效帖子不少于3个。
本课程60分及以上可获得合格证书,80分及以上可获得优秀证书。电子版的课程结业证书免费。纸质版认证证书收费:10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