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妇幼保健学隶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大学生通识选修课程。为什么要婚前体检?怀孕前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计划受孕?孕期饮食应怎样调整?如何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婴幼儿时期有怎样的保健要求?……这些都是妇幼保健研究的内容。我们尽可能将专业知识配以图片,使其通俗易懂,可以让更多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同样也适合大众人群学习。让我们关注妇幼健康,让生命如花绽放!
—— 课程团队
妇幼保健学隶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大学生通识选修课程。为什么要婚前体检?怀孕前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计划受孕?孕期饮食应怎样调整?如何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婴幼儿时期有怎样的保健要求?……这些都是妇幼保健研究的内容。我们尽可能将专业知识配以图片,使其通俗易懂,可以让更多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同样也适合大众人群学习。让我们关注妇幼健康,让生命如花绽放!
—— 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妇女的青春期、生育期、节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交叉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 要求
每周课后设计的测验题型为选择题。本课程的成绩由单元测验和考试两部分组成。
其中单元测验占40%,考试占60%,满分100分。
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成绩合格及优秀的同学可根据实际需要申请纸质认证证书,课程结业认证证书收费:100元/人,平台不提供免费证书。
课程大纲
第一周 妇幼保健学绪论与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生理
课时目标:熟悉妇幼保健学的概念;熟悉妇幼保健学的性质和内容;熟悉妇幼保健工作重要性。掌握女性内生殖器官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熟悉女性外生殖器官;掌握骨盆和骨盆底的结构特点;熟悉内生殖器官邻近器官。
1.1 妇女保健学绪论(一)
1.2 妇女保健学绪论(二)
1.3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一)
1.4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二)
1.5 女性骨盆、骨盆底和内生殖器官邻近器官(一)
1.6 女性骨盆、骨盆底和内生殖器官邻近器官(二)
第二周 儿童生理、生殖健康与保健
课时目标: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情况及特点;掌握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营养、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了解女童心理发育的一般情况,男女童心理发育的不同;熟悉女童期的常见病及病因。
2.2 女童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二)
2.3 女童期的常见问题与保健(一)
2.4 女童期的常见问题与保健(二)
2.5 儿童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
2.6 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2.7 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
第三周 女性青春期生殖健康
课时目标:掌握青春期内分泌变化表现及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性激素的变化与女性青春期发育;了解青春期发动机制;掌握第二性征的概念及两次生长交叉的原因;熟悉女性青春期心理行为发育的内容及特征。
3.1 女性生理周期及其调控(一)
3.2 女性生理周期及其调控(二)
3.3 女性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一)
3.4 女性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二)
3.5 女性青春期的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一)
3.6 女性青春期的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二)
第四周 女性青春期保健与常见问题防治
课时目标:掌握女性青春期保健的一般卫生要求,掌握青春期保健的常识;掌握女性青春期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方法。
4.1 女性青春期保健(一)
4.2 女性青春期保健(二)-心理卫生
4.3 女性青春期保健(三)-性健康教育
4.4 女性青春期常见问题与防治(一)
4.5 女性青春期常见问题与防治(二)
4.6 女性青春期常见问题与防治(三)
第五周 女性围婚期保健与女性围生期保健——孕前保健
课时目标:了解围婚期保健的意义;了解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疾病和内容;了解新婚生育、节育指导的内容。了解围生期与围生保健的内容;熟悉孕前保健。
5.1 婚前医学检查(一)
5.2 婚前医学检查(二)
5.3 新婚生育及避孕指导(一)
5.4 新婚生育及避孕指导(二)
5.5 围生保健概述
5.6 孕前保健
第六周 女性围生期保健——妊娠早、中、晚期保健
课时目标:掌握妊娠早、中、晚期保健的主要内容:妊娠早期保健(预防胎儿畸形、保健指导)、妊娠中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妊娠晚期保健(按时产前检查、接受保健指导)。
6.1 妊娠早期保健(一)
6.2 妊娠早期保健(二)
6.3 妊娠中期保健(一)
6.4 妊娠中期保健(二)
6.5 妊娠中期保健(三)
6.6 妊娠晚期保健
第七周 女性围生期保健——分娩期保健
课时目标:掌握分娩期母体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自然分娩的过程及保健: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科学接生方法、产时五防的主要原则和措施、分娩监护。
7.1 分娩期保健(一)-分娩期母体生理和心理特点
7.2 分娩期保健(二)-安全分娩
7.3 分娩期保健(三)-五防一加强
7.4 分娩期保健(四)-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
7.5 分娩期保健 (五)-分娩镇痛
第八周 女性围生期保健——产褥期保健与孕期营养
课时目标:熟悉产褥期母体的变化:生殖器官的变化、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了解产褥期保健要求:康复的观察、心理支持、产后活动和体操、母乳喂养的指导、营养指导。熟悉孕期营养需求:孕期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及合理的摄入量;了解孕期的膳食需求:孕期膳食应随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状况合理进行调配;妊娠早中晚期的不同。
8.1 产褥期保健(一)
8.2 产褥期保健(二)
8.3 产褥期保健(妊娠、分娩与盆底功能缺陷)
8.4 孕产期心理保健
8.5 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8.6 孕期营养(一)
8.7 孕期营养(二)
第九周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防治
课时目标: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流行病学因素;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主要症状特点;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防治特点。
9.1 子宫内膜异位症
9.2 多囊卵巢综合征
9.3 卵巢早衰
第十周 女性围绝经期保健
课时目标:了解围绝经期的演变;熟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的主要任务;掌握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生殖器官及内分泌变化;熟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心理特点;掌握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特点、病因和影响因素;掌握围绝经期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
10.1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保健-(概述)
10.2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保健 - 围绝经期综合症(一)
10.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保健 - 围绝经期综合症(二)
10.4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保健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10.5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保健 -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