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伴随经济的发展、高铁的腾飞,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得到质的飞跃。它不仅是铁路运输技术、经营、服务的先进代表,而且引领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并成为国家名片。北京交通大学《铁路旅客运输》教学团队,前赴后继,艰苦创业,率先将 《铁路旅客运输》纳入铁道运输专业的主干课体系。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讲授,以配套教材《铁路旅客运输》为基础,系统介绍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体系的全部内容。包括理论与方法、实践与训练、基础与拓展,是兼系统性、逻辑性、新颖性、启发性为一体的学习平台。
伴随经济的发展、高铁的腾飞,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得到质的飞跃。它不仅是铁路运输技术、经营、服务的先进代表,而且引领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并成为国家名片。北京交通大学《铁路旅客运输》教学团队,前赴后继,艰苦创业,率先将 《铁路旅客运输》纳入铁道运输专业的主干课体系。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讲授,以配套教材《铁路旅客运输》为基础,系统介绍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体系的全部内容。包括理论与方法、实践与训练、基础与拓展,是兼系统性、逻辑性、新颖性、启发性为一体的学习平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该门课程是交通运输(铁道运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涉及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理论体系中的相关内容,涵盖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旅客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铁路客运需求、客运计划、开行方案、运行方案、车站与乘务工作组织、应急处理与服务管理及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计划等。
授课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Ø 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作用;
Ø 掌握铁路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Ø 掌握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Ø 理解铁路客运的现代化管理及发展方向。
为从事铁路旅客运输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绪论--概述
2.1 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2.1.1 铁路旅客运输的国家属性
2.1.2 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
2.1.3 铁路旅客运输的技术经济优势
2.1.4 铁路旅客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2 铁路旅客运输发展趋势
2.2.1 世界铁路旅客运输发展趋势及特点
2.2.2 我国铁路旅客运营管理的发展
2.3 铁路旅客运输产品质量特性
2.3.1 铁路旅客运输产品概念及计量
2.3.2 铁路旅客运输产品质量特性
2.3.3 铁路旅客运输产品的发展趋势
2.4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体系
2.4.1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机构
2.4.2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流程
绪论--我国铁路客运线网布局特点
课时目标:了解我国铁路客运线网布局特点,了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规划。
3.1 概述
3.1.1 客货共线下的铁路客运线网布局特点
3.1.2 客货分线下的铁路客运线网布局特点
3.1.3 我国高速铁路规划与建设
铁路客运设备及能力计算--铁路客运设备
课时目标:了解铁路客运站分类、作业、设备及特点;了解铁路客运站布置图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掌握铁路客运站内流线组织及其疏解方法;了解客运机车车辆组成及发展;了解客车整备所作用、设备组成、布置图。了解动车段的类型、功能、主要设备布置方式。
4.1 铁路客运站设备
4.1.1 铁路客运站分类及作业、布置图
4.1.2 铁路客运站流线及其疏解
4.1.3 铁路客运站设备组成
4.2 客运机车车辆
4.2.1 客运机车及普速主型车辆
4.2.2 动车组主要类型
4.3 客车整备所及动车检修基地
4.3.1 铁路客车整备所作用、组成及布置图
4.3.2 动车检修基地功能及布置图
铁路客运设备及能力计算--铁路客运设备能力计算
课时目标:理解铁路客运设备能力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候车室候车能力、售票室售票能力、跨线设备及进出站口能力,难点是铁路客运设备能力计算与设备运用结合。
5.1 客运站设备能力计算
5.1.1 候车室候车能力计算
5.1.2 天桥、地道、进出站口旅客通行能力计算及协调
5.1.3 售票房售票能力的计算方法
铁路客运产品设计--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及市场调查
课时目标:重点理解旅客运输需求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环境及需求特点,理解影响旅客出行选择的因素,掌握旅客运输市场调查的常用方法。
6.1 概述
6.1.1 客运需求的概念及组成要素
6.2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环境
6.2.1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经济、社会、市场和科技环境
6.3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结构
6.3.1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特征
6.3.2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结构
6.4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理论
6.4.1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理论基本观点及影响旅客出行选择的因素
6.5 旅客运输市场调查
6.5.1 旅客运输市场调查的类型与内容
6.5.2 旅客运输市场调查的原则与步骤
6.5.3 旅客运输市场调查方法
6.5.4 调查问卷设计及抽样
6.5.6 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铁路客运产品设计--铁路客流计划
课时目标:重点掌握客流计划的编制要素和编制过程; 了解客流计划的编制流程; 掌握常用的客运量预测方法。
7.1 概述
7.1.1 旅客运输计划体系
7.1.2 铁路客流计划的编制要素
7.2 客流计划的编制依据
7.2.1 客流调查资料
7.2.2 客运统计报告资料
7.2.3 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资料
7.3 铁路客流计划编制
7.3.1 铁路客流计划编制步骤
7.4 铁路客运量预测
7.4.1 铁路客运量预测常用方法
7.4.2 高速铁路客运量预测特点
铁路客运产品设计--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课时目标:理解列车开行方案的基本概念和编制原理; 重点掌握我国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和过程。
8.1 概述
8.1.1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概念
8.1.2 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类型
8.1.3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模式
8.1.4 铁路客运产品与列车开行方案
8.1.5 旅客列车速度与重量的选择
8.2 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原理
8.2.1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要素与影响因素
8.2.2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8.3 既有线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
8.3.1 既有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影响因素
8.3.2 既有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原则
8.3.3 既有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过程
8.4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与优化
8.4.1 国外列车开行方案的特点
8.4.2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影响因素
8.4.3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原则与方法
8.4.4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算例
8.4.5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设计优化
8.5 高速线与既有线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协调与配合
8.5.1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分工
8.5.2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协调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计划--铁路旅客列车运行计划及机车车辆运用
课时目标:了解旅客列车运行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理解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计划编制的基本原理,掌握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基本原理。
9.1 概述
9.1.1 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及要素
9.1.2 旅客列车运行图(线)编制机构及流程
9.2 既有铁路旅客列车运行计划编制
9.2.1 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和详图的编制步骤
9.2.2 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的编制原则
9.2.3 合理开车时间范围
9.3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计划编制
9.3.1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计划编制特点
9.3.2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过程
9.3.3 周期运行图(规格化运行图)
9.4 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
9.4.1 客车车底周转图
9.4.2 客车车底周转图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
9.4.3 动车组运用特点
9.4.4 动车组运用方式
9.4.5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方法
9.4.6 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案例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计划--铁路旅客运输日常工作组织与调度
课时目标:理解铁路旅客运输日常生产计划的编制、内容及审核;理解旅客输送计划的类型、内容、编制及考核;了解站、车客流信息传报的基本内容。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计划--铁路旅客运营指标
课时目标:掌握铁路旅客运营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
11.1 概述
11.1.1 运营指标概述
11.2 铁路旅客运营指标体系实践
11.2.1 铁路旅客运量指标
11.2.2 铁路客车运用指标
11.2.3 客运质量指标
11.2.4 客运收入及成本指标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计划--铁路票额分配与客票销售管理
课时目标:理解票额分配与票额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售票组织策略;理解票额分配基本计划的编制;理解票额执行计划的编制;理解票额调整计划的编制;
12.1 概述
12.1.1 票额分配的概念及分类
12.1.2 票额分配的依据和原则
12.1.3 票额管理的流程及内容
12.1.4 铁路售票组织策略
12.2 票额分配基本计划
12.2.1 票额分配基本计划编制
12.3 票额预分与执行计划
12.3.1 票额分配执行计划编制
12.4 票额分配调整计划
12.4.1 票额分配调整计划
铁路站车工作组织--铁路客运站工作组织
课时目标:了解客运站售票工作、旅客乘降工作、行包运输工作的组织方法;理解客运站服务的内容和管理办法;了解客运站技术管理和客运站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13.1 概述
13.1.1 客运站工作内容
13.1.2 高速铁路车站类型及组织模式
13.1.3 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特点
13.2 客运站业务工作组织
13.2.1 售票工作组织
13.2.2 旅客乘降工作组织
13.2.3 行包运输工作组织
13.3 客运站服务工作组织
13.3.1 客运站服务工作的内容
13.3.2 客运站服务工作的管理
13.3.3 车站服务工作组织
13.4 客运站技术工作组织
13.4.1 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特点及其内容
13.4.2 客运站及线路专门化
13.4.3 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
13.4.4 客车整备所和动车段对车底和动车组的技术作业
铁路站车工作组织--铁路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课时目标:了解铁路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的特点、乘务组组成、乘务组织及工作制度的形式和内容;理解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作业内容及组织方法;掌握旅客列车乘务计划编制方法、流程。
14.1 概述
14.1.1 旅客列车乘务组工作特点
14.1.2 旅客列车乘务组的组成、分工 与定员标准
14.1.3 乘务组织制度与工作制度
14.2 旅客列车乘务作业
14.2.1 旅客列车乘务组作业内容
14.2.2 高铁动车组客运乘务员作业程序
14.3 旅客列车乘务计划
14.3.1 乘务计划定义和分类
14.3.2 乘务工作时间与乘务规则
14.3.3 乘务计划的编制与评价指标
14.3.4 列车乘务组需要数量计算
铁路旅客运输管理--铁路旅客运输商务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合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了解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的具体要求;了解铁路运价特点;掌握铁路票价计算原理和方法;
15.1 概述
15.1.1 旅客运输商务管理概念及意义
15.2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
15.2.1 旅客运输合同概述
15.2.2 运输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15.2.3 运输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5.3 铁路旅客运输价格管理
15.3.1 运输产品价值、价格及特点
15.3.2 铁路旅客运价特点及影响因素
15.3.3 普速铁路运价计算三要素
15.3.4 普速铁路运价计算案例
15.3.5 动车组票价计算
铁路旅客运输管理--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管理
课时目标:理解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及管理的概念、内容,理解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设计及质量标准,掌握服务质量分析与测评的方法,理解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补救。
16.1 概述
16.1.1 铁路客运服务及特性
16.1.2 铁路客运服务的分类
16.1.3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
16.2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设计及质量标准
16.2.1 铁路客运服务设计
16.2.2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及制定原则
16.3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测评
16.3.1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测评概念及影响因素
16.3.2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测评方法
16.4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补救
16.4.1 铁路客运服务失败及投诉
16.4.2 铁路客运服务补救
铁路旅客运输管理--铁路旅客运输应急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特点,理解旅客运输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内容;了解铁路客运应急预案类型。
17.1 概述
17.1.1 铁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17.1.2 铁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特点及诱因
17.2 铁路旅客运输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17.2.1 铁路旅客运输应急管理原则与环节
17.2.2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内容
17.2.3 铁路应急预案内容及分类、制定、演练与评价
17.3 铁路旅客运输应急预案
17.3.1 总公司级客运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7.3.2 铁路局级客运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7.3.3 铁路客运站、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贾俊芳.《铁路旅客运输》.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年
教学参考书:
[1] 贾俊芳.《铁路旅客运营管理》.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 杜文,贾俊芳等.《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年
[3] 贾俊芳.《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
[4] 王苏男,贾俊芳. 《旅客运输》.第三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年
[5] 赵鹏.《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