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网络贯穿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也是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之一。本课程参考的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谢希仁主编《计算机网络》(第8版)。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典型网络协议和网络互联网设备工作原理,熟悉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术语多、原理抽象、实践性强、课程内容极其丰富,课程教材编排采用TCP/IP四层参考模型和ISO/OSI七层参考模型折中的网络五层参考模型,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课程设计原则和特点:
(1) 计算机网络通过互连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注重讲透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教学的根本,介绍互联网技术和典型协议是实例。
(2) 以折中TCP/IP四层参考模型和ISO/OSI七层参考模型的五层参考模型,讲授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围绕软(网络各层典型协议的数据封装和工作原理)硬(网络各层典型互联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两条主线组织教材内容和网络参考模型的知识点教学(如下图所示)。
(3) 融合丰富案例和典型考研习题解析讲透网络复杂知识点、抽象概念、典型协议和算法,“虚”“实”结合,提供丰富的虚拟仿真与实践案例。
(4) 使用Packet Tracer设计实现典型网络互联设备(二层交换机和三层路由器)构建网络拓扑及典型网络协议配置实验(第3章数据链路层_3个交换机实验和第4章网络层_5个路由器实验),通过视频讲解演示快速掌握网络拓扑构建实验配置和故障分析,更好地理解抽象网络网络协议工作原理。
(5) 07附录章节设计录制了11个万物互联的拓展系列实验,通过Packet Tracer中提供的传感器、MCU控制器编程和IOT致动器等设备组件可实现本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拓展OneNET云平台技术实现远程智能物联应用,可引领大家快速掌握如何构建智能物联解决方案。
(6) 分享了2节课堂实录节选和9个学生研究生学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后续分享学生网络原理课程设计获奖作品供大家参考。
(7)更新了题库,测试允许做2-3次,供大家检测学习效果。
(1)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知识,即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典型协议和算法,熟悉网络新技术和互联网应用。
(2)掌握典型网络互联设备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能够利用交换路由仿真工具构建网络拓扑,进行小型网络规划设计、配置管理及部署应用。通过万物互联之系列拓展实验学习可设计构建诸如智能家居、智慧校园、智能公交、智慧大棚等智能物联解决方案。
(3)掌握网络参考模型各层报文的封装格式、报文字段的含义,能够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分析报文、理解协议、分析解决网络故障。
(4)具备利用网络知识技术解决网络工程问题的能力,即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工具进行小型网络规划、配置管理和应用设计,为进一步学习和开展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
01 概述
1.1 玩转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的发展史
1.3 分组交换技术
1.4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6.1-1.6.4)
1.7 课堂实录节选-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互联网发展与Internet应用
第1章讨论区
附录1 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附录2 CNNIC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附录3 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态统计报告
第1章节测试
02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 信道的极限容量
2.3 有线传输介质
2.4 信道复用技术(2.4.1-2.4.2)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物理层设备
第2章讨论区
第2章测验
03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3.1.1-3.1.2)
3.2 PPP协议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3.3.4)
3.4 扩展的以太网(3.4.1-3.4.3)
3.5 高速以太网
3.6 数据链路层设备
第3章讨论区
附录1 交换机的VLAN配置实验
附录2 交换机的VLAN配置实验
附录3 交换机的VLAN配置实验
附录4 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
第3章单元测验
04 网络层
4.1 虚电路与数据报服务
4.2 网际协议IP(4.2.1-4.2.8)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3.1-4.3.7)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4.5.1-4.5.6)
4.6 IPV6(4.6.1-4.6.2)
4.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4.7.1-4.7.2)
4.8 课堂实录节选-内部网关路由协议RIP
第四章讨论区
附录1 单臂路由实现跨VLAN通信
附录2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附录3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RIPv2配置
附录4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单区域OSPFv2配置
附录5 PT抓包分析路由信息协议RIP
第4章单元测验
05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概述(5.1.1-5.1.3)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2.1-5.2.2)
5.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5.3.1-5.3.2)
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4.1-5.4.2)
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5.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5.6.1-5.6.2)
5.7 TCP的流量控制(5.7.1-5.7.2)
5.8 TCP的拥塞控制(5.8.1-5.8.5)
5.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5.9.1-5.9.2)
第5章讨论区
第5章单元测验
06 应用层
6.1 应用层概述
6.2 域名系统DNS(6.2.1-6.2.3)
6.3 万维网WWW(6.3.1-6.3.5)
6.4 电子邮件(6.4.1-6.4.3)
第6章 讨论区
第6章单元测验
07 附录 万物互联之_拓展实验
附录1 万物互联之_MCU基础实验
附录2 万物互联之_MCU控制温湿度
附录3 万物互联之_MCU控制通风与水位
附录4 万物互联之_服务器配置
附录5 万物互联之_智能家居连接服务器
附录6 读卡器用法编程
附录7 利用MCU与服务器构建停车场
附录8 OneNET平台连接方法
附录9 多设备上OneNET云平台
附录10 MCU编程与服务器搭建
附录11 OneNET云平台操作流程
08 附录 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交流
8.1 Telent协议抓包分析
8.2 万维网和HTTP协议
8.3 外部网关协议BGP
8.4 电子邮件简介之一
8.5 电子邮件简介之二
预备知识:计算机基础,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计算。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推荐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8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年6月第8版
推荐参考书:
1. 陈鸣,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3.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e著,陈鸣译,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Q : 课程采用什么教材?
A : 采用国家“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谢希仁主编《计算机网络》(第8版)。课程视频根据教材前6章和第9章的内容梳理了92个知识点视频,围绕五层参考模型中各层的功能、典型协议和网络互联设备工作原理组织知识点。
Q : 我是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老师,想参考本课程资料,可以吗?
A : 当然可以,您可以随意参考。
也特别欢迎将我们的《玩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原理》MOOC课程引用为您自己的SPOC课程,或者引用作为您的在线课程资源用于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环节,我们课程团队愿意提供全力协助。
Q : 课程有动手实践内容吗?
A : 有的,设计了典型网络交换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网络拓扑构建实验及协议配置实验, 包含使用Packet Tracer完成的8个实验(第3章数据链路层_4个交换机实验和第4章网络层_5个路由器相关实验)的视频讲解和相应课件。设计录制了11个万物互联的系列拓展实验,可采用Packet Tracer和oneNET云平台轻松构建诸如智能家居、农业大棚、智慧校园、智慧仓储、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智能物联解决方案。
Q : 交换设备的基本操作怎么完成?
A : 建议使用仿真软件完成,比如思科的Packet Tracer。
Q : 我是否可以免费合法地使用PacketTracer(简称PT)呢?
A : 可以。您可以注册成为netacad(https://cn.netacad.com/)的学员,即可下载PT并免费使用。
Q : 可以通过学习课程的IOT扩展系列实验构建自己的智能物联解决方案么或作品么?
A : 可以。我们录制了IOT系列实验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如何使用Packet Tracer和OneNET云平台构建自己的诸如智能家居、农业大棚、智慧交通等智能物联解决方案。当你掌握了基本的构建模块后就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构建的领域来设计开发自己的智能物联作品。后续会陆续分享智能物联的国际级竞赛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