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通信系统中各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使学习者对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器,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器的基本原理、硬件设计、性能特点有所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通信系统中各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使学习者对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器,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器的基本原理、硬件设计、性能特点有所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发送和接收设备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基本设计方法,从而为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能掌握通信系统组成,无线电波传播方式,调幅广播发射机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组成。
课程目标2:能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锁相环电路组成、基本原理、性能特点。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相关电路的设计、测试和仿真。
本课程是南昌大学的优质传统课程,具有60多年的开设历程,是江西省精品课程、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江西省一流课程。
本课程每章后面有详细的习题讲解,帮助大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授课目标
1、培养学生对通信系统组成原理的认识。
2、培养学生读懂通信电子线路图。
3、提高学生设计通信电子设备的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调制的作用 知识点:通信系统的概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调制的通信系统 能力:能够将通信系统的概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的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0.1非线性电路的作用。
0.2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0.3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功率电子线路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掌握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和实用电路的组成原理 知识点:甲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工作特点、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和实用电路的组成原理、串联型稳压器的稳压原理能力:能够将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甲类和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从而取得甲类和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性能指标。
1.1功率电子线路概述
1.2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工作特性
1.5整流电路
1.6稳压电路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负载特性 知识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负载特性,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组成和设计能力:能够运用近似分析方法分析谐振功率放大器,从而取得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能够设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2.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3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2.4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三章 正弦波振荡器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掌握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条件、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法则 知识点:振荡条件、LC、RC和石英振荡电路能力:能够运用极性法判断电路能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能分析振荡电路的交、直流电路,明确实用复杂电路的组成。
3.1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2 LC正弦波振荡器
3.3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3.4石英晶体振荡器
3.5 RC正弦波振荡器
3.6寄生振荡、间隙振荡和频率占据
第4章 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的实现模型,线性时变工作状态的条件及在频谱搬移电路中的作用,双差分对平衡调制器、二极管环型混频器、二极管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知识点: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的实现模型,线性时变工作状态的条件及在频谱搬移电路中的作用,双差分对平衡调制器、二极管环型混频器、二极管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能力:能够将调制、调幅和检波的概念用于分析复杂调幅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分析与设计。
4.1频谱搬移电路的组成模型
4.2相乘器电路
4.3混频电路
4.4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5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调频、调相信号的特点(时域、频域、功率)及它们之间的区别,间接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知识点:调频、调相信号的特点(时域、频域、功率)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其性能特点,间接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脉冲计数式鉴频器的工作原理能力:能够将调频和调相概念用于分析复杂调频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分析与设计。
5.1角度调制信号的基本特性
5.2调频电路
5.3调频波解调电路
第六章反馈控制电路
课时目标:本章重点:反馈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原理 知识点:自动电平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锁定环路。能力:能运用反馈控制电路分析和提高实际电路的性能。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仔细阅读教材:《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第五版,ISBN:978-7-04-030142-7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分(第六版)》 冯军、谢嘉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12月 ISBN:978-7-04-056779-3
2、《通信电子线路》 徐勇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年3月 ISBN:978-7-12-130849-9
3、《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 高吉祥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年7月 ISBN:978-7-12-128112-9
4、《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 阳昌汉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9年7月 ISBN:978-7-56-612281-0
常见问题
1.为什么要学习《通信电子线路》?
《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讲授构成通信系统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设计方法。
2.学习通信电子线路需要具备哪些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3.通信电子线路有哪些特点?
电路工作频率高,所以这门课又称作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元器件工作在非线性条件,也有把这门课称作非线性电子线路。
4.课程内容的安排顺序如何?
(1)先讲授实现功率放大功能的电路;
(2)实现振荡功能的电路;
(3)实现波形变换和频率变换功能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