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暑期强化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中国新闻史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1日 ~ 2025年06月15日
学时安排: 3小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84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4)
spContent=本课程可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适合非上述专业、但对中国新闻史感兴趣的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选修。本课程旨在阐述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历史进程。通过学习这门课,同学们可以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以继承其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并了解新闻事业如何参与近代中国的建构,以增强新闻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本课程可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适合非上述专业、但对中国新闻史感兴趣的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选修。本课程旨在阐述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历史进程。通过学习这门课,同学们可以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以继承其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并了解新闻事业如何参与近代中国的建构,以增强新闻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新中国文化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学专业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于新中国建立前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管理等活动演变的历史事实及经验教训的归纳与描述。本课程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会用来阐释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相关课程以及与外国新闻史、传播学等课程相对照。

本课程将:

(1)联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按照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系统讲述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演进轨迹。

(2)着重于勾勒鸦片战争以来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脉络,从而揭示新闻传播的一般性规律,以及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3)同时,对有影响的报人、记者、编辑、报刊评论家等进行评述,以期达到鉴往知今、古为今用的目的。

(4)总之,要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将新闻传播的历史置于亿万人民的社会实践之中,置于一百多年来追求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借以深切理解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确立中国新闻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荣誉感。

授课目标

(1)让学生了解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培养其对于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了解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新闻传播活动,重点在于教会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现实背景下思考问题,掌握分析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方法。

(3)有目的的培养具有新闻史研究潜质及兴趣的学生,指导其撰写这方面的论文,并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绪言
课时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新闻传播模式与手段的基本特点,掌握“敦煌进奏院状”“邸报”等一系列重要概念。
1.1中国新闻传播史总论
1.2前报纸时代的传播活动
1.3中国古代的政府官报
1.4中国古代的民间报纸
传教士报刊
课时目标:了解传教士在华报刊活动的历史,从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反(文化扩张与文化殖民,传教士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两方面理解之,并掌握主要传教士报刊。
2.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2.2 《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与《万国公报》
外人在华办报
课时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前后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发展历程,重点掌握早期《申报》的发展。
3.1外人早期外文报刊:《广州记录与行情报》《蜜蜂华报》《中国丛报》
3.2鸦片战争后外人早期英文商业报刊:《孖剌报》《德臣报》《北华捷报》
3.3外人早期商业报刊:《申报》
国人早期报刊活动
课时目标:了解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重点掌握:1.报刊活动与清议传统之间的关系;2.王韬的报刊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4.1国人早期报刊活动
4.2 王韬与《循环日报》
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课时目标: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报刊活动经历,重点掌握:1.维新派报刊活动的缘起及经过;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5.1维新派前期报刊活动
5.2梁启超的办报思想和实践
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课时目标:了解革命派报刊活动的经过,重点掌握:1.革命派报刊活动的缘起;2.报刊活动与革命行动间的关系;3.《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经过及影响。
6.1《隆记檀香山新报》和《中国日报》
6.2《民报》及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6.3革命派早期报刊活动:《苏报》《神州日报》“竖三民”
6.4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大江报》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课时目标:了解民国初年中国的新闻活动环境,重点掌握:1.“民国暂行报律事件”;2.黄远生与邵飘萍的新闻工作经历。
7.1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7.2民初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课时目标:了解五四时期中国新闻工作的情况,重点掌握:1.《新青年》的缘起、发展及影响;2.早期中共报刊的基本状况;3.早期新闻学译著及国人著作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8.1新青年
8.2早期中共报刊
8.3新闻学研究、教育的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
课时目标: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初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概况,重点掌握:1.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的特点;2.大革命时期中共新闻事业的情况;3.民营报刊及报人的情况。
9.1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的建立
9.2中共的新闻事业
9.3私营大报的发展——《申报》
9.4私营大报的——《大公报》
9.5著名报人——邹韬奋
抗战时期新闻事业
课时目标:掌握抗战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概况,重点掌握:1.日本对华新闻情报工作情况;2.中共新闻工作情况及解放日报的改版;3.国民政府的抗战宣传;4.伪政权新闻工作情况。
10.1日本对中国的舆论调查及情报活动
10.2中共在国统区的报刊活动
10.3中共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与解放日报改版
10.4国民政府的抗战宣传
10.5日伪新闻体制
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
课时目标:掌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概况,重点掌握:1.中共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反客里空”;2.国民党新闻体系的崩溃;3.民营新闻事业的斗争与转向。
11.1中共新闻工作从收缩到发展
11.2 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
11.3国民党新闻统制体系的重建与崩溃
11.4民营报业的斗争——拒检运动
11.5第三条道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生首先需要对中国近代史及近代中外关系史有一定了解,同时对新闻理论有明确的认识。

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2、主要参考书

[1] 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 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 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民国73年(1984年)第五版

[4]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卷(1992年第一版);第二卷(1996年第一版);第三卷(1999年第一版)

[5] 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6] 童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新闻史学史卷,应用新闻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中)、(下)》,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8] 徐宝璜:《新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9] 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增补本》,上海:东方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

[10]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山东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俞凡

俞凡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