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1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6月1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7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276)
spContent=《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搭建虚拟实践平台,采用学、做、练一体化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搭建虚拟实践平台,采用学、做、练一体化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0.引言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以 386、486、586 为代表的微处理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淘汰出局,而传统的单片机如 68HC05、8051 等年龄已有15 岁,产量仍是上升的。

    到目前为止,单片机技术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它已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分支。并且广泛应用到电信、家用电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智能化领域。研究表明:一个消费者一天接触到的物品中,就包括至少100个嵌入式单片机系统:从微波炉、吹风机、无绳电话、冰箱、洗衣机到汽车、微机、中央空调系统、智能门禁、安防系统等众多产品,都加入了嵌入式单片机来增强可靠性、改善能效、保证安全、提高产品灵活性。单片机市场每年销售量超过50亿片,其中8位单片机的年销售量达到约30亿片。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电气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水平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学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在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学科竞赛、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主要位置。

该课程以目前比较典型的89C51为核心,主要讲述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设计、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中断系统、A/D、D/A、以及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一种单片机(8051),掌握一类单片机开发应用技能,熟悉一批常见的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单片机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搭建一个研发平台。为将来从事电子电器新产品设计开发,以及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维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及主要措施

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水平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统一。

(1)项目驱动,突出应用。课程以实际工程应用为背景,结合章节内容,采用项目化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大量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教学案例,注重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虚实结合,强化实践。课程采用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手段,结合Proteus仿真软件和实验平台,紧密结合实验课、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推动实践平台建设,使学生达到既懂原理,又懂设计和制作、应用,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

(3)产学互动,推动课改。课程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模式。把课程改革、科研训练和课程设计融为一体,着重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大赛牵引,促进创新。以课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比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促进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能够让学生掌握用Keil、Proteus等软件进行基于51单片机开发平台上的单片机开发,使学生学会一种单片机(8051),掌握一类单片机开发应用技能,熟悉一批常见的工程案例,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单片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单片机简介
课时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及发展概况;2.掌握常用单片机系列及单片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3.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环境和流程。
1.1 什么是单片机?
1.2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1.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4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
第一部分:单元测试
第一部分:作业
第二部分 80C51的结构和原理
课时目标:1.掌握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引脚功能以及单片机执行指令的时序;2.理解并掌握单片机小系统的概念和原理;3.熟悉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和输入/输出端口结构特点;4.掌握单片机的并口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80C51的基本结构
2.2 80C51单片机的CPU
2.3 80C51单片机的小系统
2.4 80C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
2.5 80C51单片机的并口
本章节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单元测试
第二部分:单元作业
第三部分 80C51的指令系统
课时目标:1.理解MCS-51系列机的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2.掌握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方法;3.了解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功能分类。
指令系统概述
3.1 单片机可执行程序生成示例
3.2 MCS-51系列的指令系统指令格式
3.3 MCS-51系列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
3.4 MCS-51系列的指令系统功能分类
第三部分:单元测试
第三部分 80C51的指令系统 作业
第四部分: 80C51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课时目标:1. 掌握单片机掌握汇编语言程序框架结构;2. 熟悉案例中常规程序模块设计方法;3. 理解单片机指令功能含义。
4.0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
第四部分之2:最简单的彩灯管理
第四部分之3:数码管的管理
第四部分之4:项目3单键查询
第四部分之5:延时程序设计
第四部分之6:累加和程序设计
第四部分之7:流水灯程序设计
第四部分之8:多键查询程序设计
第四部分:单元测试
第四部分:单元作业
第五部分:80c51的中断系统
课时目标:1.理解单片机中断的基本概念;2.掌握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单片机中断系统中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及相应位的含义;4.具备灵活运用中断系统编程的能力;5. 掌握单片机开发环境及开发过程。
第五部分:80c51的中断系统_(上)中断系统
第五部分:80c51的中断系统_(中)中断系统
第五部分:80c51的中断系统_(下)中断系统
第五部分:80c51的中断系统_中断程序设计
实验1. 单片机开发环境及开发过程的认识实验
第五部分:单元测试
第五部分:单元作业
第六部分:80C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课时目标:1.掌握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理解单片机定时/计数器中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及相应位的含义;3.掌握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四种模式的应用方法;4.具备灵活应用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编程能力;5.掌握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功能及应用方法。
第六部分:80C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六部分:80C51单片机的定时_计数器(2)控制模式
第六部分:80C51单片机的定时_计数器(3)应用 举例(上)
第六部分:80C51单片机的定时_计数器(3)应用 举例(下)
实验2.P1口输入、输出实验
第六部分:单元作业
第六部分:单元测试
第七部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
课时目标: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理解单片机串行口中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及相应位的含义;3.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模式;4.具备灵活应用单片机串行口的编程能力;5.掌握单片机外部中断的应用方法。
第七部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_(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七部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_(2)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七部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_(3)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工作方式
第七部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_(4)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应用
实验三:外部中断实验
第七部分:单元测试
第八部分:80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课时目标:1.理解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扩展方法及外围接口电路;2.掌握单片机的I/O接口的扩充方法及常用接口芯片;3.掌握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方法。
第八部分:80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_(1)存储器的扩展
第八部分:80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_(2)输入_输出及其控制方式
实验四 定时器_计数器实验
第九部分:80C51串行总线扩展
课时目标:1.理解单片机80C51串行总线扩展的基本概念;2.掌握I2C总线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时序及外围电路结构;3.具备根据I2C时序图编程能力;4.了解SPI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外围电路结构;5.理解DS1302的原理及相关寄存器含义、以及接口电路。
第九部分:80C51串行总线扩展-(1)I2C总线_上
第九部分:80C51串行总线扩展-(1)I2C总线_下
第九部分:80C51串行总线扩展-(2)SPI总线
第九部分:80C51串行总线扩展-(3)DS1302
第十部分:AD_DA转换及接口技术
课时目标:1. 看懂DAC0832芯片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2. 看懂ADC0809芯片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3. 具备应用DAC0832和ADC0809编程能力;4. 理解串行AD转换器TLC2543芯片及接口技术;5. 掌握LED静态显示编程实现方法。
第十部分:AD_DA转换及接口技术_(1)DAC0832芯片及接口技术
第十部分:AD_DA转换及接口技术_(2)ADC0809芯片及接口技术
第十部分:AD_DA转换及接口技术_(3)串行AD转换器TLC2543芯片及接口技术
实验五:LED静态显示
开发板资料
第十部分:单元测试
第十一部分:人机接口
课时目标:1. 理解单片机行列式键盘接口及工作原理;2. 掌握单片机行列式键盘接口电路及编程实现方法;3. 理解单片机LED显示器接口电路及显示程序设计方法;4. 理解单片机LCD接口电路、工作原理、扩展方法及编程实现方法;5. 掌握LED动态显示编程实现方法。
11.1 行列式键盘接口及工作原理
11.2LED显示器接口及显示程序
11.3 LCD接口及其扩展
实验六:动态显示时钟实验
第十二部分:80C51应用系统设计
课时目标:1. 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步骤;2. 掌握单片机数字钟系统设计电路及编程实现方法; 3. 掌握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电路及编程实现方法;4. 掌握单片机波形发生器设计电路及编程实现方法;5.掌握单片机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电路及编程实现方法;
第十二部分:80C51应用系统设计_(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步骤
第十二部分:80C51应用系统设计_(2)数字钟系统设计
第十二部分:80C51应用系统设计_(3)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第十二部分:80C51应用系统设计_(4)基于51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第十二部分:80C51应用系统设计_(5)基于51单片机的电机控制系统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特别提醒:

由该课程团队开设的《电子系统软件设计》将在本课程之后开课,建议有意愿参加学科竞赛、继续深造或从事单片机设计研发工作的同学, 后续选修《电子系统软件设计》的课程内容。

参考资料


教材:

[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书:

1.[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赵嘉蔚].[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网站:

1.宏晶科技(https://stcmcu.com/)

2.周立功单片机(www.zlgmcu.com

3.中源单片机(www.zymcu.com

4.嵌入开发网(www.embed.com.cn

5.51单片机(www.mcu51.com

6.单片机学习网(www.mcustudy.com

7.单片机爱好者(www.mcufan.con)

8. 单片机精品课程网站:

https://jpkc.aynu.edu.cn/wlx/dpjyljjkjs/index.asp

参考公众号:

常见问题

Q: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A:注重理论学习,忽视编程实践;开始时不够重视,功夫下不到,到后期理解困难;太注重汇编语法规则,忽视编程应用和方法的训练;平时容易忽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要牢记:原理通一通百通。

Q:学好单片机的关键是什么?

A:编程和实践是学好单片机的关键,多看书,多练习,提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Q:整个学习过程怎么安排?

A: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P0~P3端口结构及工作原理 ,初步了解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单片机的指令和寻址方式,了解汇编语言编程方法;第三阶段:模仿起步,从流水灯编程做起,加上必要的记忆,逐步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及Keil编程调试的方法,到熟练掌握程序调试方法;第四阶段:结合实际工程重点掌握定时器、中断、通信、端口扩展编程实现,学会分析问题,开始进行系统设计。

Q:本课程需要哪些编程和仿真工具?

A:需要Proteus仿真软件及Keil开发环境。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配一块开发板。

安阳师范学院
7 位授课老师
李立新

李立新

教授

丁电宽

丁电宽

副教授

李艾华

李艾华

高级工程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