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临床免疫学检验
第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0日 ~ 2025年07月31日
学时安排: 2-4学时每周
进行至第20周,共21周 已有 252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4)
spContent=《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讲授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医学检验神圣殿堂的大门。 本课程能够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明确这些基本技术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为进一步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并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讲授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医学检验神圣殿堂的大门。 本课程能够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明确这些基本技术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为进一步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并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2. 学习了 《临床免疫学检验》,可以运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物质的存在与否或量的变化,从而了解相关临床疾病的发展动态。

3. 通过学习 《临床免疫学检验》,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1. 《临床免疫学检验》一方面重点阐述了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2. 《临床免疫学检验》另一方面重点阐述了临床免疫学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1. 学习者可以在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检测原理、方法类型和技术要点。

2. 熟悉免疫学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熟悉常见临床免疫学相关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3. 了解常见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特异性、敏感性、应用特点及其局限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

4. 学习者通过学习《临床免疫学检验》,可掌握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提高解决与临床免疫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从事临床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 教学团队的成员是具有长期从事医学检验教学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力。

2. 课程讲述的内容充分体现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注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讲授是理论知识注重与临床检验实践相结合。

3. 视频教学中穿插有弹题,在每一章都有学习目标和小结、每一章前后配有讨论题、测试题和作业题,课后还有总复习题等,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4. 在学习过程中,团队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学习者进行线上互动,及时沟通,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授课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阐释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能合理解释和分析临床免疫学的检验结果。

  能辅助临床医生诊断免疫学相关的临床疾病。

2. 能力目标:

具备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进行实验室检测的能力。

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的科研思维能力。

3. 价值目标:

具备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能关爱、尊重病人,敬畏生命。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大纲
抗原和抗体及其结合反应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及特点、抗原抗体之间的结合力、抗原抗体的亲合力与亲和力的概念。 会描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能解释共同抗原、交叉反应、最适比、带现象、前带、后带的概念; 能说出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抗原抗体反应的网格学说。
学习内容:
1.1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原理
1.2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3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抗体的制备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会解释免疫原、佐剂、单克隆抗体的概念、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佐剂的特性及应用原则;能说明抗血清的制备方法流程、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方法;能区分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特性及优缺点。能列出免疫佐剂的种类及其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能说出常见免疫原的制备方法。
学习内容:
2.1 免疫原的制备
2.2 免疫佐剂
2.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5 基因工程抗体及应用
免疫凝集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免疫凝集试验、直接免疫凝集试验、间接免疫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血凝试验、颗粒免疫凝集试验的基本原理。能描述抗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凝集试验的原理和技术要点、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能归纳免疫凝集试验的特点、直接免疫凝集试验和间接免疫凝集试验的临床应用。能解释影响免疫凝集试验的主要因素。
学习内容:
3.1 免疫凝集试验的基本原理
3.2 直接免疫凝集试验
3.3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
免疫沉淀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沉淀反应的概念、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的基本原理、免疫浊度测定基本原理。 能区分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异同。能举例说明沉淀反应的临床应用。
学习内容:
4.1 免疫沉淀试验的基本原理
4.2 液相免疫沉淀试验
4.3 凝胶内免疫沉淀试验
放射免疫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免疫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能描述放射免疫分析的实验要点。能区分IRMA与RIA的异同。能举例说明放射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能归纳影响放射免疫试验的关键因素。
学习内容:
5.1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5.2 免疫放射分析方法
酶免疫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包被、封闭、酶结合物的概念、常用的酶和酶作用的底物。会描述ELISA、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发光酶免疫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类型。能归纳ELISA各方法类型的反应原理及应用、常用的固相载体。举例说明酶免疫试验的临床应用及常用商品试剂的方法特点。
学习内容:
6.1 酶免疫试验的组成要素
6.2 酶和酶作用的底物
6.3 均相酶免疫分析
6.4 ELISA测定抗原的方法
6.5 ELISA测定抗体的方法
6.6 发光酶免疫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概念。能总结化学发光免疫试验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能描述化学发光剂的特性、化学发光的种类。能说明化学发光免疫试验的临床应用。
学习内容:
7.1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的类型
荧光免疫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荧光抗体技术的主要实验类型及原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荧光偏振免疫试验的基本原理。能说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注意事项、荧光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
8.1 荧光免疫试验
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记忆并区分免疫层析试验、免疫渗滤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的原理。能描述固相膜的特点、常用的固相膜和固相膜的技术要求。举例说明免疫层析试验、免疫渗滤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的临床应用。
学习内容:
9.1 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
9.2 免疫层析试验
9.3 免疫印迹试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记忆并区分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类型及原理。能描述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组织处理方法、亲合组织化学染色的类型和特点。能说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习内容:
10.1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0.2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0.3 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技术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免疫细胞的分离方法;能区分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能说出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学习内容:
11.1 免疫细胞的分离
11.2 T、B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分离
11.3 T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
11.4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
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的试验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CH50测定的基本原理、单个补体成分测定的方法。能区分补体在溶血反应与补体结合试验中的不同特点。能说出补体成分的含量与理化特性、补体结合试验检测试剂的配制、操作和结果判断。举例说明CH50测定的方法和应用。
学习内容:
12.1 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
12.2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12.3 补体参与的试验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及其在免疫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原理。能解释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的特点。能说明生物素-亲和素在酶免疫、荧光免疫、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中的应用。能说出生物素、亲和素、链霉亲合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特性。
学习内容:
13.1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
13.2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在免疫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验中几个常见概念。能区分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常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能描述伤寒沙门菌的感染的免疫检测、流感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检测、深部真菌、类真菌感染的免疫检测。能说明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检测;疟原虫、血吸虫等感染的免疫检测。
学习内容:
14.1 沙门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14.2 HBV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14.3 HIV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14.4 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超敏反应的概念。能区分并解释I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和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免疫学检测方法。能描述I型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和IV型超敏反应主要参与反应的免疫效应分子。能说出临床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和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学习内容:
15.1 I型超敏反应
15.2 II型超敏反应
15.3 III型超敏反应
15.4 IV型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的特性和免疫学检测方法。能说出常用自身抗体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能解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原则及共同特性、发病机制。
学习内容:
16.1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6.2 抗核小体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6.3 RA相关的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异常免疫球蛋白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原则。能说明免疫增生性疾病常用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能举例说出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分类。
学习内容:
17.1 免疫增殖性疾病分类及免疫损伤机制
17.2 免疫增殖性疾病常用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7.3 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原则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检测、器官移植的目的和基本概念。能描述移植排斥反应的种类和发生机制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能区分常见临床组织与器官移植的特点。能举例说明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法。
学习内容:
18.1 移植概述
18.2 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
18.3 移植排斥反应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 学习者应具备《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知识

 2. 学习者应具备《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李金明 刘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第五版 王兰兰 许化溪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 刘辉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 曹雪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常见问题

Q1:  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检验这两门课程有什么关系?   

A :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在疾病诊断与防治中应用的一门科学。它既是一门生物科学,又是一门医学应用科学,是医学工作者必修的基础课程。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检验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利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结合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的原理和技术,对样本中的免疫相关物质(如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和体液中的微量物质(如激素、酶、血浆微量蛋白、血液药物浓度等)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免疫学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等。

Q2: 临床免疫学检验在医学检验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可应用于哪些领域?

A: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目前,免疫学检验技术正以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简便和快速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及其它有关领域,在基础研究、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免疫学检验技术与蛋白芯片、纳米技术、生物条形码等技术相结合,并以大型自动化设备为载体,使其应用前景更加广泛,已成为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动植物检疫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Q3: 如何学好临床免疫学检验?

A : 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其他的专业课比较,临床免疫学检验逻辑性强,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要想学好临床免疫学检验,首先,要多听讲课内容,多看课本,要理解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次,要广泛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咨询,多思考;最后,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边操作边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这三点就能学好临床免疫学检验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田兆菊

田兆菊

教授

马玉红

马玉红

讲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1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