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既承载着人类的食物安全,也关系到其他产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同学有必要了解农业产业发展中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经济问题。该课程主要研究农产品供给、需求、均衡、弹性等农产品市场内容,还研究农产品国内流通与国家贸易,研究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形式。通过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结合我国实际,认识和思考一些基本农业经济问题。
课程成绩=单元检测*40+期末考试*60%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概念、特性与作用 1.1.1农业概念与分类
1.1.2农业的特性
1.1.3农业的基本贡献
1.1.4农业的多功能性
第二节 农业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讨论
第一章 单元作业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农产品供给 2.1.1农产品供给定义、表达与供给规律
2.1.2农产品供给变动与供给特殊性
第二节 农产品需求 2.2.1农产品需求定义、表达与需求规律
2.2.2农产品需求变动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
第四节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第五节 农产品市场均衡理论与应用 2.5.1农产品市场均衡理论与应用(上)
2.5.2农产品市场均衡理论与应用(下)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讨论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单元测验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单元作业
第三章 农产品国内流通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农产品国内流通市场 3.1.1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与渠道
3.1.2农产品市场类型(上)
3.1.3农产品市场类型(下)
3.1.4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3.1.5农产品新型销售模式
第二节 农产品国际贸易 3.2.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征(上)
3.2.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征(下)
3.2.3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演变与结构特征
第三章 农产品国内流通与国家贸易 讨论
第三章 农产品国内流通与国际贸易 单元作业
第三章 农产品国内流通与国际贸易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与经营 4.1.1土地概况
4.1.2中国现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4.1.3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4.1.4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热点问题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与转移 4.2.1农业劳动力资源(上)
4.2.2农业劳动力资源(下)
4.2.3农业劳动力转移(上)
4.2.4农业劳动力转移(下)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 4.3.1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4.3.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农业资金 4.4.1农业资金的含义与分类
4.4.2农业资金的来源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讨论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单元作业
第五章 农业经营体系与微观经营主体
第一节 农业经营体系与经营主体概述
第二节 农业家庭经营 5.2.1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与类型
5.2.2农业家庭经营的必要性
5.2.3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实现形式(上)
5.2.4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实现形式(下)
第三节 农业合作经营 5.3.1农业合作社的含义与原则
5.3.2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5.4.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5.4.2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 新型农村集体经营
第五章 农业经营体系与微观经营主体 讨论
第五章 农业经营体系与微观经营主体 单元测验
第五章 农业经营体系与微观经营主体 单元作业
第六章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第一节 农业保护 6.1.1农业保护的含义与依据
6.1.2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发展 6.2.1传统农业改造
6.2.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6.2.3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6.2.4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6.3.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内涵与特征
6.3.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6.3.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第六章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讨论
第六章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单元测验
第六章 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单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