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具体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另外还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国际要素流动等相关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分析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某些国际经济现象。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上课程选择本领域唯一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国际贸易学》(山东大学范爱军),并结合我校本课程培养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线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慕课堂等智慧工具辅助教学,适当添加案例及其他相关资料。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具体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另外还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国际要素流动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分析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某些国际经济现象。
本课程的学习环节包含:观看讲课视频及其它课程资源、单元测验题及线上线下课堂表现、参加期末考试。
课程学习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1)线下考勤及课堂表现:分数占20%;
(2)线上单元测验、作业、参与讨论、观看视频、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等表现:分数占30%;
(3)线下期末考试: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课程的最后考试,成绩占50%。
注:如有调整,将会另行通知。
本课程学习需要的预备性知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基础经济学课程知识。
1.建议教材:
[1]王培志.《新编国际经济学(第五版)》.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
2.主要参考资料:
[1]范爱军.《国际贸易学(第四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2]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校.《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版,中文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3]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4]陈雨露.《国际金融学(第六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1. 什么专业的学生适合学习国际经济学学课程?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所学是什么专业,无论文科、理科还是工科或医科,你目前或将来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会与国际接轨,因此也都需要了解国际经贸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则,只有如此,才能把你的工作和事业干得更好。所以本课程在高校属于社科类通选课,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习。
2. 国际经济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生活与国际社会已经密不可分。学习国际经贸知识是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全球化的需要。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国际经贸领域的热点问题,比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美贸易战、RCEP、人民币国际化等等,这些活动表面看属于国家层面的事情,其实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这些活动所制定的国际规则在影响着、约束着和规范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
3. 从本课程能够学到哪些知识?
主要学习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以及各种国际经贸规则和经贸方式,比如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什么是自贸区?为什么要建设自贸区?自贸区与已经建设了20多年的保税区有何不同?所涉及到的“负面清单”以及“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么含义?对我们的经济生活有什么影响?又比如,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推进,除了对外贸有很大影响之外,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我们出国旅游、出国上学以及对我们手里的外汇有什么影响?西方国家说中国政府有意低估币值,以便多出口少进口,作为一种外贸调控政策,这里面的内在机制是什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