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药用植物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药用植物的形态学、解剖学、分类学、种质资源、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等基本理论和技能。通过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基本知识、药用植物的形态和显微鉴别特征、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各类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基本知识、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等,并运用药用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准确识别和鉴定药用植物种类,调查与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
通过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基本知识、药用植物的形态和显微鉴别特征、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各类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基本知识、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等,准确识别和鉴定药用植物种类,调查与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
第一周 认识药用植物根的特征
1.1 正常根的形态
1.2 变态根的类型(一)
1.3 变态根的类型(二)
1.4 根的初生构造(一)
1.5 根的初生构造(二)
1.6 根的次生构造
1.7 根的异常构造
认识药用植物根的特征单元测验
认识药用植物根的特征单元作业
第二周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一)
2.1 正常茎的形态
2.2 茎的类型
2.3 地下茎的变态
2.4 地上茎的变态
2.5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一)单元测验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一)单元作业
第三周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二)
3.1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3.2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次生构造
3.3 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
3.4 单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构造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二)单元测验
认识药用植物茎的特征(二)单元作业
第四周 认识药用植物叶的特征
4.1 叶的组成
4.2 叶的各部形态(一)
4.3 叶的各部形态(二)
4.4 叶的变态(一)
4.5 叶的变态(二)
4.6 单叶与复叶 叶序
4.7 叶的显微构造
认识药用植物叶的特征单元作业
认识药用植物叶的特征单元测验
第五周 认识药用植物花的特征(一)
5.1 花的组成与形态(一)
5.2 花的组成与形态(二)
5.3 花的组成与形态(三)
5.4 花的组成与形态(四)
5.5 花的组成与形态(五)
5.6 花的组成与形态(六)
认识药用植物花的特征(一)单元作业
认识药用植物花的特征(一)单元测验
第六周 认识药用植物花的特征(二)
6.1 花的类型
6.2 花程式与花图式
6.3 花序(一)
6.4 花序(二)
6.5 花序(三)
认识药用植物花的特征(二)单元测验
认识药用植物花的特征(二)单元作业
第七周 认识药用植物果实与种子的特征
7.1 果实的类型(一)
7.2 果实的类型(二)
7.3 果实的类型(三)
7.4 果实的类型(四)
7.5 种子
认识药用植物果实与种子的特征单元测验
认识药用植物果实与种子的特征单元作业
第八周 植物分类概述
8.1 植物分类概述(一)
8.2 植物分类概述(二)
8.3 植物分类概述(三)
8.4 植物分类概述(四)
植物分类概述单元测验
植物分类概述单元作业
第九周 藻类、 菌类、 地衣药用植物
9.1 藻类植物(一)
9.2 藻类植物(二)
9.3 菌类植物(一)
9.4 菌类植物(二)
9.5 菌类植物(三)
9.6 地衣植物
藻类、 菌类、 地衣药用植物单元作业
藻类、 菌类、 地衣药用植物单元测验
爱好大自然中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药用植物,具有识别药用植物的兴趣和学习药用植物药用价值的兴趣。
《药用植物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
《药用植物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年。
《药用植物学》(第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年。
在学习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多实践、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药用植物的识别、鉴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