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侵权责任法专题讲座系列”的第一辑,对侵权责任法总论中的四个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将体系解说《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一般侵权责任部分,研究侵权公平责任的正当性,剖析我国侵权法上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探讨环境侵权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则。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合理性推定”的基本解释取向在侵权法研究中的使用,尝试对侵权责任法中的宏观问题和细节问题运用不同的论证方式进行解读,并得出相对妥当的解释结论。
第一单元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一般侵权责任部分体系解说(上)
1.1绪论
1.2《民法典•总则编》侵权责任规范(上)
1.3《民法典•总则编》侵权责任规范(下)
1.4 “损害赔偿”独立成章
第一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一般侵权责任部分体系解说(下)
2.1删除抗辩事由标题的原因
2.2第一章“一般规定”的实质内容(上)
2.3第一章“一般规定”的实质内容(下)
第三单元:行政赔偿责任体系(上)
3.5行政赔偿的侵害事实
3.6行政赔偿的因果关系
3.1行政赔偿的内涵与制度沿革
3.3行政赔偿的侵权主体
3.2行政赔偿的性质与目标
3.4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
第四单元:行政赔偿责任体系(下)
4.2行政赔偿的例外
4.4行政赔偿的标准
4.1应予赔偿的行政侵权行为
4.3行政赔偿的方式
第五单元: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上)
5.1绪论
5.2立法体例
5.3法律条文
5.4制度特征(上)
5.5制度特征(下)
第五单元测验
第六单元: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下)
6.1致死的人身损害赔偿的抚慰性质
6.2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人
6.3死亡赔偿金计算的标准统一
6.4侵害其他人身权益的财产损害赔偿
第七单元 环境侵权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研究(上)
7.1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上)
7.2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下)
7.3环境侵害私法救济的立法史回顾(上)
7.4环境侵害私法救济的立法史回顾(下)
第七单元测验
第八单元:环境侵权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研究(下)
8.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构成要件(上)
8.2构成要件(中)
8.3构成要件(下)
8.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的特殊规定
8.5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有一定法学基础的同学均可选修,如果能够先学习王竹教授的“侵权责任法”课程再选修本课程效果会更好。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王竹:《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王竹主编:《侵权责任纠纷与人格权纠纷(法律大数据·案由法条关联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王竹:《编纂民法典的合宪性思考——一张“实用主义思路”的立法路线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