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治理的转型期,更关注空间形态的完善、环境品质的优化、城市活力的提升和文脉特色的塑造,这些都是城市设计领域的核心内容。为应对新时期城市设计实践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均提出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强化城市设计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城市设计为风景园林专业提供了理解“景观化的城市”及其问题的契机,提高了联系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的桥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城市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现实(VR)技术因具有良好的沉浸感、交互感和创造感而成为体验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探索“MARS+VR”等数字化技术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重要责任。
本课程以风景园林专业视角解决城市问题为切入点,融入“MARS+VR”等数字化教学手段,重点论述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价值、城市设计的实践层次与类型、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城市空间要素与构成设计、城市典型空间设计、城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可提高学生现场调查与分析、梳理场地问题、概念演绎、空间布局、场所营建、数字化成果表达等能力。
城市设计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城市设计的基 本理论与设计方法,旨在让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提高学生城市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由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
理论课成绩:线上视频(40%)+线上课后练习(35%)+线上讨论(15%)组成+考勤(10%);
实验课成绩:课程设计成果(60%)+调研分析(20%)+课终汇报(10%)+设计过程(10%)构成。
其中:
理论课成绩:线上视频(40%)+线上课后练习(35%)+线上讨论(15%)组成+考勤(10%);
实验课成绩:课程设计成果(60%)+调研分析(20%)+课终汇报(10%)+设计过程(10%)构成
城乡规划原理
建筑设计
居住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
[1] 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 扈万泰. 《城市设计运行机制》.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 金广君. 《图解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 (丹麦)扬·盖尔著.欧阳文等译.人性化的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英)卡莫奈等编著. 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维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 (英)玛丽昂·罗伯茨等编著.走向城市设计——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