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气象灾害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31日 ~ 2020年02月0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气象灾害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必备知识,课程目前是应用气象学专业和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大气科学类、环境科学类等专业选修课程。鉴于气象灾害发生的经常性、广泛性、严重性,目前是仅有的针对气象灾害的课程,设置兼顾专业与科普。
气象灾害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必备知识,课程目前是应用气象学专业和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大气科学类、环境科学类等专业选修课程。鉴于气象灾害发生的经常性、广泛性、严重性,目前是仅有的针对气象灾害的课程,设置兼顾专业与科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从灾害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在气象灾害形成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森林火灾、农业气象灾害、沙尘暴、台风、雾霾、干旱、洪涝灾害、强对流天气灾害等气象灾害的概念、类型、成因、危害机理、灾害标准、评估方法、时空分布规律、灾害预警和减灾对策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象灾害学有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并具备针对气象灾害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气象灾害学是目前应用气象学专业和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环境科学等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了气象灾害学有关基本概念与理论,提高针对气象灾害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气象灾害发生的经常性、广泛性、严重性,课程的开设给其他各类不同的学员提供一个学习的渠道,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也可通过课程学到气象灾害的一些科普知识。


成绩 要求

(1)本课程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

(2)单元测验:四种题型,单选、多选、填空、判断,根椐正确率计算得分;

(3)作业:1)完成数量:40%;2)解题正确(含过程):30%;3)完成质量:过程清晰、说明详细、表述准确、格式严谨:30%;4)作业成绩为作业各计分项去掉最小和最大值后的平均值之和;

(4)作业互评:1)每位同学完成5名同学的作业评价;2)未参与互评的同学作业得分按50%计;3)末完成全部互评任务的学生作业得分按80%计;4)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作业得分为100%;

(5)课堂讨论:根据活跃度评价: 在“课堂讨论”中回复的数量不少于10条可获得满分;

(6)期末考试:1)客观题:单选、多选、填空、判断;2)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7)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单元测验20%,作业20%课堂讨论10%,考试50%;

    (8)完成课程学习考核合格(≥60分),成绩优秀(≥85分)。


课程大纲

0绪论(3学时)

01近期的气象灾害;

02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之一;

03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之二;

重点:

(1)了解近期的气象灾害;

(2)认识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难点:

(1)热点气象灾害专题---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1气象灾害学的有关基础知识(4学时)

1.1灾害学的有关重要概念、基础知识;

1.2气象灾害学的有关概念;

1.3我国历史上的气象灾害;

重点:

(1)气象灾害的基本属性;

(2)气象灾害与社会动荡;

难点:

(1)多灾种的有关内容。

2 气象灾害的类型与特点(2学时)

2.1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类型;

2.2现代气象灾害的特点;

2.3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基本特点;

重点与难点:

(1)气象灾害的统计数据分析。

3 农业气象灾害(10学时)

3.1农业气象灾害的基础知识(1学时)

农业气象灾害定义及其特性、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农业气象灾害的生理机理;

3.2霜冻(1学时)

霜冻的定义、几种指标、类型、白霜和黑霜、霜和霜冻的区别,霜冻的时空分布规律、霜冻危害、霜冻-预防方法、霜冻预警;

3.3冷害(1学时)

冷害的定义、时空分布、类型、危害、防御措施;

3.4冻害(1学时)

冻害的定义、时空分布、类型、危害、防御措施;

3.5寒害(1学时)

寒害的定义、时空分布、类型、危害、防御措施,冻害、寒害、冷害、霜冻的区别;

3.6热害(1学时)

热害定义、时空分布、类型、危害、防御措施、日灼危害与防御措施;

3.7湿害(1学时)

湿害的定义、类型、危害、影响因素、发生规律;

3.8干热风(1学时)

干热风的定义、危害、时空分布、指标、类型、成因及影响因素、防御措施;

3.9风害(1学时)

风的定义、危害、时空分布、形成的天气系统;

3.10牧业气象灾害(1学时)

牧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危害、影响因素、发生规律;

重点:

(1)温度(高、低温)胁迫机理及其防御方法;

(2)水分(过多、过少)胁迫机理及其防御方法;

(3)干热风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4)霜和霜冻的区别;

(4)冷害的分类;

难点:

(1)霜冻的指标;

(2)冻害、寒害、冷害、霜冻的区别;

(3)夏季日灼与冬季日灼的形成机制。

4 气象灾害的防御(2学时)

4.1灾害防御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4.2灾害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重点与难点:

(1)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

(2)灾害防御的环节和组织系统。

5沙尘暴(2学时)

5.1沙尘暴的有关概念;

5.2沙尘天气形成条件;

5.3沙尘暴的元凶;

重点与难点:

(1)沙尘暴的形成;

(2)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沙尘暴。

6台风(2学时)

6.1台风的基础知识;

6.2台风之--卡特里娜(2005年五级飓风);

6.3台风之-桑美(0608超强台风),发生的基本情况、该台风的特点;

6.4台风与其他环流系统配合--造成特大洪涝“7503”号台风;

重点与难点:

1)台风带来的影响;

2)防御经验和教训 

7雾霾(2学时)

  7.1

雾的定义、形成条件、种类、危害、预警、时空分布规律,雾与其他天气变化;

7.2

霾的定义、形成条件、种类、危害、预警、时空分布规律;

7.3PM2.5

重点与难点:

1)霾与雾的区别

2)空气质量指数计算。

8干旱(2学时)

8.1干旱概况;

8.2干旱的指标;

8.3干旱的危害与预防;

重点与难点:

1)干旱标准和类型;

2)干旱的监测与预警。

9洪涝灾害(2学时)

9.1洪涝灾害概况;

9.2洪涝灾害灾例;

重点与难点:

1)洪涝灾害的经验与教训。

10强对流天气灾害(1学时)

10.1雹灾;

冰雹危害、冰雹时间分布、冰雹空间分布、冰雹云的形成条件、冰雹云的辨识、冰雹的灾害特征、冰雹的防御、冰雹预警信号

10.2 龙卷风;

10.3雷暴与飑线;

重点与难点:

(1)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形成与地理条件;

  (2)强对流天气灾害的防范。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先修课程包括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农业气象学

参考资料

气象防灾减灾,许小峰,气象出版社,2012.08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杨晓光,化工出版社,2010.09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张钛仁,气象出版社,2014.07

中国干旱、强降水、高温和低温区域性极端事件,任福民,气象出版社,2015.01


常见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郭建茂

郭建茂

副教授

郝璐

郝璐

研究员

胡继超

胡继超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