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被国家海事局列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所以,学好本门课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通过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毕业后的上岗工作。
本课程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被国家海事局列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所以,学好本门课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通过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毕业后的上岗工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作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国家海事局考证评估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传授机械制图及识图,轮机工程材料,机构与机械传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振动,仪器仪表等基础知识和工艺,为学生学好后续的专业课程,为以后的岗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轮机工程基础》课程前身为《机械制图》、《轮机工程材料》、《机构与机械传动》、《工程力学》、《机械振动》、《仪器仪表》等课程,为了适应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符合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标准化要求。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及金工工艺等课程,其后续课程为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维护与修理等课程,并参加国家海事局组织的适任考试与评估。因此,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热工理论及具备一定的金工操作技能后所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其其岗位工作能力。
授课目标
- 熟练正确使用制图仪器及工具;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 掌握轮机工程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组织性能、热处理方法;掌握轮机工程主要零件的工作条件、对材料的要求和材料及热处理;掌握船舶常用非金属材料性能。
- 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
- 熟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仪器仪表等基本理论。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三视图
课时目标:让学生了解河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三视图等基本概念
课程思政案例课堂导入
1.1第一讲 制图的基本知识
1.2第二讲投影及三视图
第二部分 基本体的投影,截切和相交、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
课时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体的投影基本方法,截切和相交线的画法与作图、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基本方法等。
课程思政案例课堂导入
2.1 基本体的投影、截切和相交
2.2 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
第三部分 物体的表达方式、视图上的尺寸标注
课时目标:让学生掌握零件的画法与读图,了解熟悉制图零件的尺寸标注的种类、方法等。
思政案例课堂引入
3.1第一讲 物体的表达方法
3.2第二讲 视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四部分 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
课时目标:让学生掌握标准件、常用件的种类级应用,掌握常用标准件河常用件的画法,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与读图。
课程思政案例课堂导入—新时代北斗精神
4.1标准件与常用件
4.2零件图
4.3装配图
第五部分 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与槽轮机构
课时目标: 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种类及应用,组成及组成条件特征,掌握凸轮机构、棘轮与槽轮机构的类型、组成、结构、特点及应用。
思政案例课堂导入
5.1平面四杆机构
5.2凸轮机构
5.3棘轮与槽轮机构
第六部分 摩擦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
课时目标:掌握凸轮机构的作用和主要特点;掌握凸轮机构的分类;掌握从动件与凸轮运动关系;能正确分析凸轮从动件与凸轮的运动关系;能正确理解压力角的概念;能正确分析升程、升程角及基圆半对压力角的影响。熟悉棘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棘轮机构的类型;掌握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了解槽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掌握摩擦轮传动的原理。掌握摩擦轮传动的类型;.熟悉摩擦轮传动的特点;掌握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产生的原因及滑动对传动带来的影响;了解摩擦轮传动中影响功率损失的因素;能够分析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产生的原因;能够分析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对传动所带来的影响;能够正确理解摩擦轮传动的传动的传动比的概念。
思政案例课堂导入
6.1摩擦轮传动
6.2带传动
6.3链传动
第七部分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与液力传动
课时目标:掌握齿轮传动的分类及类型;熟悉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掌握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了解渐开线齿轮的主要结构名称及代号;熟悉齿轮的基本参数;熟悉轮齿失效的基本形式;掌握蜗杆传动的基本组成;熟悉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应用;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使用的材料。能正确分析渐开线的性质;能正确分析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性质;能够分析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能合理分析蜗杆传动的失效原因。
课程思政案例课堂导入
7.1 齿轮传动
7.2 蜗杆传动
7.3 液力传动
第八部分 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同素异构转变
课时目标:掌握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熟悉金属材料的高温机械性能及高温下组织的变化;掌握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熟悉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熟悉纯金属的晶体结构;掌握纯金属的结晶及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了解合金的结晶过程;掌握合金相图的结构及各部分特征点线、组织组成;能正确分析二元合金相图;能分析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课程思政案例导入
8.1金属材料的性能
8.2金属的晶体结构与同素异构转变
第九部分 铁碳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钢的热处理
课时目标:熟悉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掌握铁碳合金相图的特性点、特性线及相;熟悉铁碳合金的典型结晶过程。能正确分析铁碳合金相图;能正确分析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及应用。熟悉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过程;了解钢的加热缺陷;掌握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中的组织转变过程;掌握钢的普通热处理种类、过程及应用;掌握钢的表面热处理类型及方法。能够分析钢的退火处理过程及特点;能够分析钢的正火处理过程及特点;能够分析钢的淬火处理过程及特点;能够分析钢的回火处理过程及特点;能够进行钢的热处理应用分析。
课程思政课堂导入案例
9.1 铁碳合金的相图
9.2 钢的热处理
第十部分 碳钢
课时目标:掌握钢的分类;掌握船用碳素钢的种类、牌号及应用;能够正确分析船用碳素钢的性能;
第十一部分 合金钢
课时目标:掌握船用合金钢的分类、牌号及应用;熟悉专业用钢的种类、性能、成分及应用;能够正确分析船用合金钢的性能;能够合理选用船用碳素钢及合金钢。
11.1 合金结构钢与工具钢
11.2特殊性能钢与专用钢
第十二部分 铸铁
课时目标:了解铸铁的石墨化过程;掌握常用铸铁的牌号、组织与性能;.能够分析铸铁性能并正确选用。
12.1 常用铸铁的牌号、组织与性能
12.2特殊性能铸铁
第十三部分 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课时目标:熟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非金属材料的船舶上的应用。能够根据轮机零部件使用条件正确选用材料。
第十四部分 轮机主要零件材料和热处理
课时目标:掌握燃烧室部件的选材与热处理, 轮机其它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对轮机零部件的检修能正确选材及正确热处理操作。
14.1 燃烧室部件的选材与热处理
14.2 轮机其它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
第十五部分 理论力学
课时目标:熟悉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法则,掌握理论力学基本计算和基本分析方法。
第十六部分 材料力学
课时目标:熟悉金属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金属材料力学基本计算和基本分析方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及金工工艺等课程。
参考资料
1、《轮机工程基础》教材,书号:ISBN9787563236688,2018.6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邹俊杰、陈培红主编。
2、《轮机工程基础》教材,书号:ISBN9787566122377, 2019.8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邹俊杰、陈培红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