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能力、禀赋、习气,就谈不上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学习《儿童发展》有助于你“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亲近儿童、热爱儿童”。立志成为小学教师的你,儿童发展是你要学习的第一门教师教育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团队成员8人。负责人姜道春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团队成员潘健教授获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张建平教授是江苏省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校企共建老师——蒋桂红老师,是南通市师德标兵、南通市崇川区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艳华、沈佩菊、仇莉莉老师获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仇莉莉、沈佩菊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顾国兵老师是省师范生基本功比赛省级优秀辅导老师

本课程秉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直接对标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职业教育的各项标准、师范生的毕业要求、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要求服务于师范生的“岗课赛证”结合《儿童发展》的学科体系与小学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构建了任务清晰的四个学习模块:①课程绪论,初步了解课程,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等一系列问题。②发展理论,学习关于“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众多心理学家对发展的不同解读,辩证指导本课程的全面学习。③智能发展,学习儿童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儿童智力与创造力等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及实践应用指导。④人格发展,学习儿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气质、性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及实践应用指导。

本课程以“校内校外,两地融合”“线上线下,两线链接”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活动突出以下三点:以“学生为本、素养为导、项目为根”的理念引领教学过程;以“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的策略规划教学全局;以“项目教学、课例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儿童发展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能力目标: 掌握指导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策略与措施,能指导儿童健全发展,指导儿童有效学习。

素质目标: 感悟儿童发展现象,分析儿童发展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心理素质与专业实践素质。

思政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争做四有好老师。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具有热爱儿童关心儿童的情感准备。具有一定的了解儿童从事儿童教育的意愿。

2.具有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经验准备。具有一定的关于儿童生活与儿童学习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3.具有理解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认知准备。具有合格高中毕业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阅读写作的心智技能。

参考资料


一、主要教材:

〔1〕彭小虎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二、参考资料:

〔1〕邓赐平. 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2〕 David R.Shaffer & Katherine Kipp著,邹泓等译.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年

〔3〕黄希庭等. 心理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三、网络平台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网址:https://basic.smartedu.cn/)


备注:课程团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选择性地采用了网络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只用于教学,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常见问题

Q : 

国家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考试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要求及内容是什么?

A :  

1.有关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本课程涉及的心理学学科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是国家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科目二选择题、简答题常见考点。

2.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本课程涉及的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国家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科目二中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常见的考点,尤其是在案例分析中作为综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考点之一,需要运用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知识来指导教学设计、班级管理

本课程涉及的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国家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应对教育问题答辩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

3.有关课程学习中对儿童、对教育的信念

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树立的科学儿童观与教育观,有助于学习者应对国家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科目一中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