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儿科疾病诊疗思维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12月05日 ~ 2020年12月14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疾病诊疗思维》欢迎您的加入!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疾病诊疗思维》欢迎您的加入!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 课程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渊源于江苏医学院1953年成立的儿科学教研组,当时由我国现代儿科学创始人之一,颜守民教授担任组长,在他带领下,1959年成立儿科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儿科学较早成为国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已发展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六十年风雨兼程,南医儿科人才辈出,涌现出颜守民、钱倩、姜新猷、陈士垣、陈荣华等一批儿科名师。

          《儿科疾病诊疗思维》是一门全新的Mooc课程,由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课程团队建设,采用创新的教材编写格式和以症状为核心的发散性讲授方法,根据症状引出发散性思维,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或特殊检查,得出诊治要点。内容编排独具特色,涉及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还包括内分泌代谢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小儿重症和新生儿疾病,每个系统都用典型症状,带来系列知识的复习、分析、推理、总结,以点带面,既有代表性,又有系统性。学习者包括高年级医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医生、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典型的案例分析,使学习者能够建立正确的临床诊疗思维方法,提升岗位胜任力。本课程由知名儿科医学教育专家领衔,主讲教师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临床一线医生,通过各自不同的教学方式讲授《儿科诊疗思维》课程,以期培养年轻医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社会责任感。


  • 课程背景


          临床医生的胜任力主要包括临床诊疗思维、分析综合、诊断治疗、临床技能等,其中诊疗思维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的诊疗思维是正确诊断疾病的关键,也是指导治疗的前提。诊疗思维的实质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辩证思考和具体应用,临床医师诊治疾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的高低。传统的医学知识讲授方法使得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对疾病的思维片面化、表面化,不能从患者整体看问题,已经不适合现代医学模式,不利于形成正确、科学的诊疗思维。本门课程的开设就是要打破片面、表面化的思维模式,培养系统化、整体化思维,打破简单理论思维的局限性,让年轻医生从由单纯的解剖生理、程式化的疾病认知整合到实实在在的独立的人身上来,由医学理论的条块状思维转变到以人体为依托的临床诊疗思维。


  • 设计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做示范,调动学习者的内在积极性同时更新老师的教学目标、学习观与教学观,改变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教学中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参与、组织并引导学习者有目的的学习。


          汇聚专家共识,注重临床实战课程由知名儿科专家领衔,讲授儿科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知识点。学习者通过预习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正确诊疗思维的形成过程。


          创新讲授方法,内容独具特色。创新讲授方法,摒弃了传统的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体征,写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讲授模式,采用以症状为核心的发散性讲授方法内容编排全面不仅涉及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内分泌代谢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小儿重症和新生儿疾病每个系统都用典型症状,带来系列知识的复习、分析、推理、总结,以点带面,既有代表性,又有系统性


          紧扣培养目标,注重过程评价本课程受众较广,不仅包括高年级医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医生,还包括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上课过程中和课后有作业推送以问题为导向地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改进教与学的策略,真正做到系统全面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 课程评价


          按百分制计分,60~84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单元测验(40分):学员按时在线完成每章的章节测验。

          单元作业(20分):每章内容后均布置作业,需要在线上完成提交并互评。

          分享案例或感想(20):“课堂交流区”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分享自己运用诊疗思维的临床案例或学习本课程后的感想,需为高质量的发帖和回帖

          期末考试(20分):40道选择题,每题0.5分,共20分。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 基本目标

          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培养年轻医生发散性诊断思维逆向批判性诊断思维逻辑推理、辩证思维能力以及总结-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者整合临床思维学、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的能力,在具体的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

  • 思政目标

          培养年轻医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临床思维水平和运用临床思维的能力,做好临床诊疗工作,减少漏诊、误诊,证施治在诊疗思维过程中引导年轻医生将临床表现和基础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年轻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提升临床医生的社会责任感


成绩 要求

      按百分制计分,60~84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单元测验(40分):学员按时在线完成每章的章节测验。

      单元作业(20分):每章内容后均布置作业,需要在线上完成提交并互评。

      分享案例或感想(20):“课堂交流区”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分享自己运用诊疗思维的临床案例或学习本课程后的感想,需为高质量的发帖和回帖

      期末考试(20分):40道选择题,每题0.5分,共20分。


      

 

课程大纲
绪论
1.1 绪论
营养不良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熟悉掌握儿童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诊疗过程
2.1 生长缓慢真或假,生长评价来帮忙
2.2 营养不良寻病因,想说容易却有些难
2.3 干预与治疗,营养问题需要团队协作
新生儿黄疸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了解黄疸病因,对因对症治疗方法、预防严重并发症
3.1 新生儿黄疸从哪里来?千头万绪理还乱
3.2 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傻傻分不清楚
3.3 顺藤摸瓜觅真凶,真相并不只有一个
新生儿呼吸困难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新生儿呼吸困难早期识别与处理
4.1 生命之源,一呼一吸间
4.2 呼吸难通,慧眼辨病因
4.3 妙手回春,呼吸纳百川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对发热有全面的认识,掌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
5.1 发热,诊断容易,病因复杂
5.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你真的了解吗
5.3 案例解析
惊厥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惊厥的定义、鉴别与治疗原则
6.1 概念-惊厥?非惊厥?不一定 眼见为实、视频为真
6.2 寻因-给一个支点,撬起一面,抽丝剥茧
6.3 治疗-生命为本,对症对因,利弊平衡
儿童急性腹泻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掌握儿童腹泻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合理评估,规范治疗
7.1 询问病史,初判病因
7.2 体格检查,评估病情
7.3 生命之泉,液体疗法
7.4 肠道之道,以人为本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掌握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思路
8.1 皮疹,复杂而又多样
8.2 “耳”花缭乱的皮疹,无从入手
8.3 抽丝剥茧,显露真面目
儿童血尿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掌握血尿的定义,熟悉血尿的诊断思路,培养临床诊治思维
9.1 红色警报响起——尿“血”了,就是血尿?
9.2 红色警报需要解除吗——“血”从哪里来?
9.3 红色警报如何解除呢——“血”能消失吗?
儿童支气管哮喘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掌握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诊断,熟悉引起儿童喘息的常见疾病,了解喘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10.1 不是所有的喘息都是哮喘
10.2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变迁
10.3 案例分析
青紫待查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熟悉青紫的发生机制,掌握青紫的诊断思维和鉴别诊断
11.1 何为青紫——青紫产生的机制
11.2 “紫”从何来——导致青紫的临床疾病
11.3 如何消“紫”——查明真相,精准诊治
矮身材的诊疗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熟悉身高影响因素,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治,掌握矮身材的诊疗思路
12.1 从七个小矮人说起
12.2 不要谈“激素”色变
12.3 七个小矮人也可以变成白马王子
关节痛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儿童关节痛的诊疗思路,熟悉幼年特发性关节的高度异质性
13.1 关节痛的是是非非
13.2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高度异质性
13.3 案例分析
小儿贫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熟悉和掌握小儿贫血的诊疗思维
14.1 初识贫血
14.2 探本溯源
14.3 案例解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员需已完成医学基础学科学习


参考资料

小儿内科学 第六版 主编:孙锟 沈颖 黄国英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南京医科大学
8 位授课老师
唐维兵

唐维兵

教授

阚清

阚清

副主任医师

单鸣凤

单鸣凤

副主任医师,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