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是什么让我们拥有超越庸常现实、成就精神贵族的能力?我们匆匆而行,遗失了许多美好。生命短暂,我们只读经典。依偎于中国文学经典的暖怀,心是静的,如浮飞的尘埃在阳光里轻轻落下。在这里,我们将带你感受唯美的中国式抒情、跌宕的中国式故事和令人震惊的中国书写能力,带你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是什么让我们拥有超越庸常现实、成就精神贵族的能力?我们匆匆而行,遗失了许多美好。生命短暂,我们只读经典。依偎于中国文学经典的暖怀,心是静的,如浮飞的尘埃在阳光里轻轻落下。在这里,我们将带你感受唯美的中国式抒情、跌宕的中国式故事和令人震惊的中国书写能力,带你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审美追求和道德修养的结合。
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文学经典选讲》,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学批评方法,引述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引导您对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经典的作家作品进行解剖式分析、沉浸式化解读,理解中国文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核心议题,把握中国文学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引导您深入挖掘和传承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人文情怀和中国式美学,带您走进一个丰富、优美、博大的精神世界,为您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进取中积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量。
我们相信,作品是独立的,正如离开了家的孩子。所以,我们不愿意纠缠于作家身世、历史背景、版本考证、文献校勘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直面作品,从作品出发。
所有的讲授者都有一个愿望,就是不讲俗烂的陈腐观点、冷冰冰的学术观点,在集学术之大成的同时,更注重阐述讲述者个人的有温度、有深度的经典。聆听本课程,需要清空格式化的成见、陈见,重新跳进去,重新细味经典。您将收获全新的审美体验、文学观念。猛抬头,我们已经踏上了这个迷人的美的历程……
授课目标
1、树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培养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2、有感于学术阐述的无情性、中学语文阐述的程式化,帮助学生重新阐释经典,重新挖掘文学经典的内在意义。
3、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帮助学生发现中国文学经典的美之所在、智之所在、善之所在及价值之所在,唤醒学生对于民族文学文化的归依之情怀。
课程大纲
开篇: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1 文学经典,就是那些……
1.2 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1.3 超拔: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
1.4 稀薄与厚重
爱的痴与绝 ——诗经·卫风·氓
2.1 情诗?弃妇诗?
2.2 回环往复的时间艺术
2.3 赋比兴与情感控制
2.4 杰出的语言艺术
2.5 不朽的现实主义
瑰奇与多情 ——屈原·山鬼
3.1 情之波澜起伏
3.2 浪漫主义与想象的基础
3.3 高昂的人格与香草美人传统
3.4 中国抒情传统的建立
中国诗人的精神归处 ——王维·竹里馆·辛夷坞·终南别业
4.1 学会品“淡”后面的“味”
4.2 镜头感与画面感
4.3 我这里没有时间
4.4 禅宗、山林与宋诗
千古第一诗人的纯熟艺术 ——杜甫·狂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
5.1 最佳的艺术环境:繁华之后的沉淀
5.2 “含”、“裛”:破败中的生命之光
5.3 诗史上的“神来之笔”
5.4 臻于化境的艺术尝试
歌咏一种人类普遍的悲剧感 ——李煜·清平乐·菩萨蛮·相见欢·破阵子
6.1 千年词里少有的笑声与俏皮
6.2 无与伦比的音乐美
6.3 歌咏一种人类普遍的悲剧感
6.4 苦难与文学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卜算子
7.1 东坡突围
7.2 谁见幽人独往来
7.3 此心安处是吾乡
7.4 改革词体与过度哲理化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添字丑奴儿·永遇乐
8.1 词别是一家
8.2 万物皆为我代言
8.3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8.4 轻盈与激壮
机缘叙事——宋话本·错斩崔宁
9.1 小说缘起、发展及宋话本的体制
9.2 蜿蜒回环:中国的叙事智慧
9.3 两个推动力量:巧合与误会
9.4 在世的荒诞与市井伦理
演绎自己的历史长卷——罗贯中·三国演义
10.1 小说家没有自己的名字
10.2 虚构本性:小说不承担“真实”
10.3 三国里的孔子身影与民间信仰
10.4 刘备似伪、诸葛近妖——人物脸谱化的成与败
10.5 战争之“美”与“不美”
10.6 迷惘与悲怆
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施耐庵·水浒传
11.1 走向梁山泊:崛起的民间力量
11.2 心向宫阙:一曲忠义悲歌
11.3 人物的层次性与流动性
11.4 艺术张力:置之死地而后生
11.5 阳刚之美与暴力美学
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 ——吴承恩·西游记
12.1 悠久的神魔传统
12.2 心猿:孙悟空作为人心幻相
12.3 世俗者的信仰之路
12.4 奇幻之美
12.5 娱乐性与创作的“游戏”心态
无限的可阐释性 ——曹雪芹·红楼梦(上)
13.1 当我们遇见《红楼梦》……
13.2 纪传传统:神在人间的世俗遭遇
13.3 《红楼梦》里的三个世界
无限的可阐释性 ——曹雪芹·红楼梦(下)
14.1 女儿情事:归于“无情”
14.2 拯救贾府:“补天”女儿与中国的哈姆雷特
14.3 《红楼梦》的感伤主义和象征主义
别样的“希腊小神庙” ——沈从文·边城
15.1 明净、强劲与婴儿状态
15.2 真善美与爱——国民性的另一种存在
15.3 白塔的倒塌
15.4 与鲁迅相反的路
15.5 这里为什么是“边城”?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倾城之恋
16.1 上海老公寓: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16.2 孤岛中不彻底的人物
16.3 市井小说:又通俗又尖锐
16.4 充分感觉化,小说意象的丰富而深远
16.5 刻画人性幽微的天才
雄奇的民族史诗——陈忠实·白鹿原
17.1 乡约与祠堂
17.2 谁是”白鹿精灵“?
17.3 《白鹿原》的小说美学
17.4 《白鹿原》的两个争论点
生命的英雄主义 ——莫言·红高粱家族
18.1 回望原始的野性与血性
18.2 语言狂欢
18.3 中国式的色彩与声音
18.3 酒神叙事结构
18.4 ”我爷爷、“我奶奶”的叙事视角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百年中国文学经典》,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常见问题
要求选课同学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课程外,最好能够做到:
1.通读一种“中国文学作品选”教材。
2.精读一至两本中国文学或文化经典著作。
3.联系学习内容和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深入思考一至两个有意义的文学与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