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伴随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染成因的差异化、复杂化及多元化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环境科学成为朝阳学科,《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土建类专业新增的科学类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和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环境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伴随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染成因的差异化、复杂化及多元化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环境科学成为朝阳学科,《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土建类专业新增的科学类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和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环境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本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多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全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清洁生产等基本理论。因为是概论性的,故本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介绍环境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授课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课程内容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实施路径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展
第1节 环境概述
第2节 环境科学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实施途径
第4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历程
第二章 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等基本概念理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意义和作用;
第1节 环境质量评价和概述
第2节 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与影响评价
第四章 水体环境
课时目标: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及转化,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理解水体污染控制及管理技术
第1节 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
第2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
第3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第4节 水体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第五章 大气环境
课时目标:掌握大气环境结构和组成理解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了解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及综合防治与管理技术理解大气原生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
第1节 大气污染与污染物
第2节 大气污染物的化学转化
第3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第4节 城市大气污染与防治
第六章 室内环境污染
课时目标:理解室内环境污染的概念、特征及其来源危害理解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
第1节 概论
第2节室内空气污染源
第3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第4节 室内空气污染评价
第5节 室内污染的控制
第七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
课时目标: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危害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了解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意见、原则和处理系统的分类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源、污染物质
第八章 自然灾害
课时目标:掌握自然灾害物的定义、分类、常见类型及危害;了解地质灾害的防控方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
1.环境科学工程基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郑爽英,2015
2. 土木工程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王利平,2009
3.室内空气污染传播与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吕阳,2014
参考资料
1.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培桐,1995
2.环境科学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孙强,2012
3.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何强等
4.环境科学基础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关伯仁,1995
5.环境科学技术导论,科学出版社,G.M.马斯特斯[美],1982
6.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左玉辉,2010
7. 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叶文虎、张勇,2013
8.Text book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Thatheyus, A. Joseph,2011
9.Environmental science: a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 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清华大学出版社,Eldon D. Enger, Bradley F. Smith. McGraw-Hill著,2011
10.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卜欣欣,2012
常见问题
Q: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
A:学习环境科学概论,可以系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系统,提高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意识,就要首先加强学校环境教育。
Q: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A: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者可通过视频、课件以及参考书目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环境问题,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控制方法,最后实现融汇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