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社会保障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8月31日 ~ 2023年01月10日
学时安排: 3-5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熟悉社会保障管理的工作性质和主要方法,有益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开展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工作奠定基础。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熟悉社会保障管理的工作性质和主要方法,有益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开展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工作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社会保障是工业化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由于事关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民生保障机制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维系与促进机制。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的重要时期,社会保障改革和制度建设对于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广泛、系统学习和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社会保障诸范畴的概念、性质、作用以及运用社会保障范畴解决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才能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管理的需要。


成绩 要求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既要考察学生理论水平,也要考察学生结合理论对专业前沿热点问题的认知和实际解决能力。具体方案如下:课后作业、课堂表现、期末测试。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课后作业(对分易+章节测试)(30%),课堂表现(20%)、期末测试(50%)。总分60-79分为合格, 80分及以上为优秀。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社会保障概述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特点2.掌握社会保障的功能
1.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2.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产生 与发展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个阶段变迁的背景;2.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人物和标志等内容;3.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1.社会保障的形成时期
2.社会保障的初步发展时期
3.社会保障的全面发展时期
4.社会保障的改革时期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化(1)
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化(2)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渊源的主要观点2.理解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观点3.理解中国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观点4.理解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1.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渊源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
3.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4.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5.西方社会保障思想流派1
6.西方社会保障思想流派2
社会保障模式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背景2.了解不同类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1.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3.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4.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法治与管理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保障法治主要内容2.了解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及特点
1.社会保障法治建设
2.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生存发展风险与保障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专项救助的主要内容2.了解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内容3.了解优抚安置的内容及作用
1.生活救助
2.灾害救助
3.专项救助
4.慈善事业
5.优抚安置
社会保障水平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2.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状况;3.重点掌握公平和效率的基本关系;能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4.掌握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定位;能够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1.社会保障水平概述
2.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平与效率
3.政府与市场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职能定位
健康风险与保障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疾病风险与医疗保险的含义、2.重点掌握医疗保险的性质、医疗保险系统构成3.掌握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分担方式、费用控制方式4.了解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思想和内容5.能运用医疗保险的相关基本原理,分析与探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现状
1.健康风险概述
2.公共卫生的特征与内容
3.公共卫生的制度安排
4.医疗保险概述
5.医疗保险制度安排
6.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
7.生育保险概述
8.医疗救助概述
职业风险与保障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失业保险制度的含义与特点2.了解失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及其发展趋势3.了解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4.掌握工伤社会保险的含义及实施范围5.了解生育保险的基本内容
1.职业风险概述
2.工伤保险概述
3.工伤保险的内容
4.失业保险概述
5.失业保险的内容
老残风险与保障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养老保险的基础内容2.掌握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重点掌握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3.掌握老年人、残疾人护理的相关内容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老残风险概述
2.养老金概述
3.养老保险的筹集模式
4.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结构模式
5.老残护理服务
6.老年福利
7.残疾人福利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管理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

参考资料

主教材:社会保障概论编写组.社会保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马工教材)

参考书:1.张琪.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

3.潘锦棠.社会保障学(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4.许琳.社会保障学[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马斌.社会保障学[M].科学出版社,2015

6.童星,曹信邦.社会保障学[M].科学出版社,2013

7.赵曼.社会保障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8.章晓懿.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思政资源: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列宁.《我们党的纲领草案(1889年底)》,《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0.《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公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第十三部分“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

1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其他参考资料:

1.社保类专业期刊:社会保障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

2.政府官网:人民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官网、民政部官网、卫生部官网

3.中国大学慕课网:《社会保障学》相关慕课


常见问题

1.理论教学要求: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采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练结合、学用结合的学习氛围,通过精挑案例分析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系统思考、准确阐述来达到关注热点、分享心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同时使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实践性、针对性、系统性、知识性、前沿性、时代性等优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实验教学要求:为了配合教学,学生可利用计算机设备分析数据、作方案、写研究报告、上网查阅资料、网上递交作业和与教师讨论,为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提高以及与实践的及时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有关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专业藏书,为学生热点问题分析和研究提供多项支持。


南京审计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蔡霞

蔡霞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