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分享
spContent=在大学这个人生起航的新跑道上,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该如何应对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本课程针对大学生入学后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道德遐思、法律疑问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去观察、思考、选择。让我们的课程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开启智慧之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门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切入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主体内容,最后落脚到行为的养成,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课程包括三大知识模块: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旨在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承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道德教育。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道德的本质和作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遵守道德规范,提升个人品德。三是法治教育。包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内容。主要帮助大学生了解法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领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引导大学生积极培养法治思维,合理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分8个专题展开。除第一个专题扼要介绍课程指定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的修订情况外,其他每个专题都由导学和本章重点难点专题讲述两大部分组成。导学的目的和作用是对本章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进行概述和引导,构架本章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的逻辑体系。根据各章节所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选择课程的重难点,并对重难点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阐述。重难点问题的选择展开,希望便于学生在线学习和教师课堂翻转。本门课程讲授具有专题性、生动性、针对性、互动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是广大教师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称心帮手,也是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良师益友。


授课目标

本课程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教学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线上学习+线下讨论+实践教学+期末考试四个模块进行考核,其中:

1.线上学习占20%,线下讨论占20%,实践教学占20%,期末考试占40%。按百分制计分。

2.线上学习包括以下模块:视频学习,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在线讨论等四个环节。

3.期末考试以笔试方式进行,着重考查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减少纯知识记忆类考试题目,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实现由低阶能力考核向高阶能力考核转变。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无。

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10月出版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3月出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出版

吴潜涛、李培超、王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月第1

佘双好主编:《中国梦之中国精神》,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