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向学习者普及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民俗文化,如食俗文化、肴馔文化、饮品文化、中国药膳、时令节气、姓氏谱牒、风水游艺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人文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本课程向学习者普及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民俗文化,如食俗文化、肴馔文化、饮品文化、中国药膳、时令节气、姓氏谱牒、风水游艺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人文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一门为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主要讲授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习俗、佳肴药膳、茶艺酒趣、节气节日、生肖谱牒、祥瑞吉物等方面内容,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拓宽其知识视野,形成个体审美能力,以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和艺术涵养。《中国元素》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灿烂的元素钩沉出来,引导青年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采撷中国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瑰丽珍宝,利于其凝结和绵延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为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可作为食品类、药品类、旅游类、健康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指导学生了解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学习、鉴赏、运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成因、过程和规律,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教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观,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课程大纲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重点掌握岁时食俗和人生食俗的相关内容,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正确理解传统食俗运用于现代生活的传承意义。
1.1 中国饮食习俗概论
1.2 岁时食俗
1.3 人生食俗
1.4 少数民族食俗
饮品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茶的历史和中国历代的饮茶方式,掌握茶的分类知识,了解茶与焚香的关系;了解酒文化发展历史,掌握酒器、酒旗、酒礼、酒制等内容,学习酒韵中的文人典故;学习汤羹文化的主要内容,了解汤羹与古代名人的典故,掌握汤羹文化的三大特征,充分认识饮品文化对人类物质生活的影响。
肴馔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肴馔艺术的主要特征,学习肴馔的设计艺术;了解菜系形成的背景和菜系的分类,掌握各菜系的特征和典型菜肴;学习药膳的发展历史,掌握药膳的养生保健,学习具有特色的药膳烹制方法;了解肴馔文化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肴馔文化的核心,学习中国“食礼”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肴馔文化在中国文化传承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3.1 肴馔艺术
3.2 中国菜系
3.3 中医药膳
3.4 肴馔文化
生产劳动民俗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名称与时序,了解其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学习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正确理解古代人民信仰,了解中国古代招牌与“市声”的文化意义,正确理解中国传统生产劳动民俗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4.1 二十四节气
4.2 十二生肖
4.3 招幌与市声
社会生活民俗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学习岁时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学习中国姓氏起源和分类,学习中华谱牒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灿烂的姓氏文化,正确理解传统社会生活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意义,学会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1 节日习俗
5.2 中华姓氏
5.3 谱牒文化
精神生活民俗
课时目标:学习中国典型祥瑞吉物的起源和文化寓意,正确理解“风水”学说在中国文化中的起源与意义及其现代应用,了解中国传统游艺民俗的种类,掌握几种游艺的规则与玩法,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传统的精神生活民俗加以创新。
6.1 祥瑞吉物
6.2 风水文化
6.3 游艺民俗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中国元素》,王霞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传统文化概论》,王霞晖 王贺玲,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