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末不挂科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9日 ~ 2020年02月19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物流管理品牌专业核心课程。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企业对仓储、配送岗位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人才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本课程顺应自动化、智能化以及行业企业的要求,并与全国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相融通。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物流管理品牌专业核心课程。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企业对仓储、配送岗位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人才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本课程顺应自动化、智能化以及行业企业的要求,并与全国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相融通。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仓储岗位类技术与实务”“配送岗位类技术与实务”“岗位综合应用”,根据仓储、配送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岗位类(仓储类、配送类)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三个模块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形成“基于岗位类的纵横活动型项目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熟悉自动化仓储与智能配送的有关技术、设备设施,培养学生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如:仓储作业过程的管理能力、配送中心储存及分拣区域合理规划的能力、确定合理配送线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操手,为今后进行自动化仓储与智能配送相关岗位操作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与物流管理1+X证书的仓储模块、配送模块、成本绩效模块、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模块进行课证融合,为未来的课程学习成果认定与1+X物流管理证书进行学分置换打下基础。



授课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仓储功能、仓库布局、储位规划;

2.库存决策与目标、商品保养;

3.配送线路规划、配送中心及其运营等基本知识;

4.仓储与配送管理业务环节、作业标准、信息传递与相关资源配置要求

5.仓储与配送经营技巧。

(二)能力目标

1.对不同种类商品的科学管理能力;

2.仓储作业过程及初步的管理能力;

3.仓储配送中心储存、分拣区域合理规划的能力;

4.确定合理配送线路的能力;

5.建立最佳配送站点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成绩 要求

本课程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实训任务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计分如下表)。

注:

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训项目的更改,但学生必须参加每一项目(作业、实训、实习、考试),若有项目缺失,则总分计为不及格。

凡取得助理物流师、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考试项目可免,考试分数计为满分(30分)。

 

项目

 

比例

学生信息

平时

作业

(10%)

实训成绩(60%)

考试

(30%)

总分


仓储技能实训

配送技能实训

综合实训


10%

30%

30%

40%

30%

100%


学号

姓名

 

 

 

 

 

 

 

 

 

 

 

 

 

 

 

 

 

 

 

 

 

 

 

 

 

 

 

 

 

 

 

 

 

 

 

 

 


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制订人

制订日期

修订人

修订日期

审定人(组)

审定日期

040017A

蒯晓蕾

2019.1

李云松

2019.8

薄斌

2019.9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教学大纲

 

学    分:4

学    时:60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仓储与配送是物流活动中特殊的综合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它包含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全部物流活动的体现,是物品在时间和空间中的静态形式与动态形式的有机组合。

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运作模式与方法,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仓储与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仓储与配送效率,降低物流仓储与配送成本,是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仓储与配送企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职业技能。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

2.课程作用

“仓储”、“配送”与“运输”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框架中形成三足鼎立,它也是物流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框架基础。江苏省地处东南沿海,紧靠上海,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江苏新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的生产方式要求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作保障,随着生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将成倍增加。根据江苏省“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智慧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物流服务体系,努力把江苏打造成现代物流强省、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物流创新高地,建设两类物流服务平台,构建三大中转联运走廊,完善四大民生物流体系。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为第三批校级精品课程,主要为生产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连锁经营企业的一线培养物流操作人才,就需要从事仓储与配送作业的操作人员掌握先进的仓储与配送模式、方法与技术,还需要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树立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成本意识。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仓储与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熟悉自动化仓储和智能配送的有关技术设备,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原理。课程以培养学生仓储配送应用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商品管理能力、仓储作业过程的管理能力、配送中心储存及分拣区域合理规划的能力、确定合理配送线路的能力、建立最佳配送站点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熟练地进行仓储与配送相关岗位操作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1)课程是以学生仓储配送职业技能与素质培养活动为中心、工作过程系统化、采取模块化、情境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理念上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

(2)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现代物流实验室为基础进行项目设计;

(3)以自可视化3D自动化仓储与智能配送软件为实训课程提供支撑(益达公司的3D仓储配送分岗位工作过程化软件、乐龙公司的3D仓储配送中心设计规划软件);

(4)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开展;

(5)依托苏宁、京东等为学生课程岗位实习项目;

(6)课程与物流师考证、物流管理1+X证书体系进行初步融合;

(7)课程与叉车技能证书获取初步融合;

(8)课程与物流技能竞赛对接;

(9)授课分模块由校企教师共同完成整个课程;

(10)课程全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项能力;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将与仓储与配送相关的教学模块结合在一起,形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仓库与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加之仓库与配送中心往往又具有物流操作的连贯性,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各模块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仓储与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仓储功能、仓库布局、储位规划;

库存决策与目标、商品保养;

配送线路规划、配送中心及其运营等基本知识;

仓储与配送管理业务环节、作业标准、信息传递与相关资源配置要求

仓储与配送经营技巧。

(2)能力目标

对不同种类商品的科学管理能力;

仓储作业过程及初步的管理能力;

仓储配送中心储存、分拣区域合理规划的能力;

确定合理配送线路的能力;

建立最佳配送站点的能力;

能对仓储设备、设施进行合理使用

能根据仓库类型进行仓储作业流程设计

能够指导装卸搬运设备、设施的合理使用,能操作叉车(选考叉车证)

(3)职业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仓储技术与实务模块、配送技术与实务模块、课程综合实训模块,根据仓库与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三个模块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形成“活动型的模块课程”。

2.内容组织与安排

课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物流管理1+X职业能力标准》中的仓储、配送、信息化、职业素养等模块的知识、能力要求,对《自动化仓储与智能配送》课程进行了课程整体项目化设计,课程分为7个模块,15个任务,5个技能实训任务,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任务

项目一   课程导学

任务1.1 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任务1.2 课程实训项目设计

项目二   仓储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任务2.1 认识仓储技术与设备

任务2.2 认识配送技术与设备

任务2.3 配送中心规划

自测练习

单项技能实训:仓库内部与园区规划与设计

项目三   仓储作业管理与实务

任务3.1 仓储作业实务

任务3.2 库存管理

自测练习

单项技能实训:易迅南京分拨中心仓储作业流程设计

项目四   配送作业管理与实务

任务4.1 配送作业实务

任务4.2 配送作业优化

任务4.3 配送管理

自测练习

单项技能实训: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轻型货架区配送作业流程设计

项目五   成本与绩效管理

任务5.1 仓储配送成本核算

任务5.2 仓储配送成本控制

任务5.3 绩效管理

自测练习

单项技能实训:ABC分类方法应用

项目六   物流管理1+X课程融通模块

任务6.1 智能化作业管理

任务6.2 5S管理

自测练习

单向技能实训:乐龙3D自动化立体仓库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项目七   综合技能实训

综合技能实训一:广东鼎益仓储有限公司仓储配送项目综合实训

综合技能实训二:仓储运输综合实训

3.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课程现选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作为主教材,该教材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为刘晓燕等,2018年4月第一版。

(2)参考教材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教材(中级),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另:《仓储与配送实务》已列为2019-2020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规划教材,计划出版此课证融通的教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与“教师”两条线。


1.学生

角色分配: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分成若干工作小组,确定负责人,进行工作分工,明确责任。

实际操作:学生按照工作分工,采用合适的工具与方法(仿真模拟等)完成工作任务,对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记载。

分析改进:对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寻找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因素,针对问题寻找改进策略。

实践验证:对改进策略进行验证,与改进前的工作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归纳总结:对工作方法、工作效果、改进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寻找一般规律。

2.教师

(1)任务导入

教师以项目开展课程,并帮助学生分解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工作任务单,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等。

(2)过程指导:

向学生介绍工作环境,可利用的工具与技术,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启发与引导,与学生一道寻找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观察,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载;必要时可人为设置一些问题和困难让学生解决;对学生严重的工作失误予以现场及时纠正。

对学生的研讨活动进行观察,帮助引导学生准确寻找出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因素,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对学生提出的有效合理的改进策略予以肯定和鼓励。

(3)结果点评

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应侧重对工作过程与改进过程的评价,而非结果的评价;通过点评使学生知道完成此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同时为下一项工作任务(学习任务)作好铺垫,提醒学生作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3.课程资源开发

为保证课程教学的正常开展,建议教师注意收集并建立有关仓储配送实务的资源,如:课程教学支持网络资源、建立较内实训项目、联系较外实训基地、聘请专家做技能指导等。

4.训练安排

为加强实践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形成专业技能,建议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学生与训练,包括:企业参观、社会与市场调查研究、学习兴趣小组、专家指导、技能竞赛、创业项目设计等活动。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加期末考核相接合的方式,百分制。

2.考核内容

本课程考核学生对:仓储配送基本理论、技术与实务、仓库的布局和结构、仓库设备的配备,仓储经营管理、仓储仓库作业活动、库存控制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线路设计和车辆调度方法等内容的掌握,重点考核学生地实训过程中形成的仓储配送实务的技能水平。

3.实施办法

本课程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作业考核、实训考核、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在学期中必须完成平时作业以及实训任务书中的所有项目。实训任务包括仓储技能实务实训、配送技能实务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本学期共安排27课时,不少于五个项目的实训。期末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具体题型包括:基础知识题(10%)、业务知识题(20%)、实务题(20%)、案例分析题(20%)、技能应用题(30%)。

4.成绩评定

本课程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实训任务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计分如下表)。

注:

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训项目的更改,但学生必须参加每一项目(作业、实训、实习、考试),若有项目缺失,则总分计为不及格。

凡取得助理物流师、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考试项目可免,考试分数计为满分(30分)。

 

项目

 

比例

学生信息

平时

作业

(10%)

实训成绩(60%)

考试

(30%)

总分


仓储技能实训

配送技能实训

综合实训


10%

30%

30%

40%

30%

100%


学号

姓名

 

 

 

 

 

 

 

 

 

 

 

 

 

 

 

 

 

 

 

 

 

 

 

 

 

 

 

 

 

 

 

 

 

 

 

 

 

5.其他说明

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将物流从员人员资格(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证书与叉车证引入课程,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将基本技能实训与技能竞赛相结合。

注:各办学点也可以按照实际情总对实训项目、考核办法的自行调整,鼓励以能力训练及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物流管理基础、管理学基础


参考资料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教材(中级),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3 位授课老师
薄斌

薄斌

副教授

蒯晓蕾

蒯晓蕾

讲师

黄晓娟

黄晓娟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