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鲜明特征,旨在引领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要求大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因此,新阶段要确立正确的成长目标,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3)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共生活、职业生活、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4)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尊重法律,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
能力目标:
(1) 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4)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5)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学子风采
绪论
绪论 单元测试
绪论 单元作业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学子风采
1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2 正确的人生观
3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一章 单元作业
第二章 迫求远大理想坚定祟高信念
学子风采
1 理想信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3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单元作业
单元测试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2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3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学子风采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第三章 单元测试
第三章 单元作业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1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3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子风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元测验
第四章 单元作业
第五章 遭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2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3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学子风采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单元作业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1 社会主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2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3 维护宪法权威
4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学子风采
第六章 单元作业
参考书目
1.《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思想道德与法治导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