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是一门研究畜禽繁殖现象,揭示畜禽繁殖规律,应用繁殖新技术的学科,是农业高职院校现代畜牧生产类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科学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根据工作流程可分为种公畜(禽)的采精→精液的处理→发情鉴定及输精→妊娠诊断→接产与助产→繁殖管理6个项目,可带领学生由浅入深了解动物繁殖的奥妙,由易及难逐步掌握动物繁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的畜牧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三维演示动画、微视频、情景动画等信息化资源,将抽象复杂的繁殖机理和调控机制进行直观呈现,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繁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同性和探究性,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规范的职业态度。
熟悉畜禽繁殖生理,规范完成公畜(禽)的采精,熟练掌握精液品质评定、稀释、保存和运输,准确进行母畜发情鉴定,熟练掌握输精操作,准确进行妊娠诊断,科学处理接产和难产,正确护理新生仔畜,会统计分析繁殖指标并拟定综合管理措施,同时培养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职业态度。
项目一 种公畜(禽)的采精
1.1 雄性动物的生殖生理
1.2 公牛的采精
1.3 公羊的采精
1.4 公猪的采精
1.5 公鸡的采精
项目二 精液的处理
2.1 精液的生理特性
2.2 精子活率评定
2.3 精子密度评定
2.4 精子畸形率评定
2.5 猪精液的稀释
2.6 牛冷冻精液的制作
2.7 猪精液的保存与运输
2.8 牛精液的保存与运输
项目三 发情鉴定及输精
3.1 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
3.2 生殖激素
3.3 发情生理
3.4 母牛的发情鉴定
3.5 母牛的人工输精
3.6 母羊的发情鉴定
3.7 母羊的人工输精
3.8 母猪的发情鉴定
3.9 母猪的人工输精
3.10 鸡的人工输精
3.11 发情控制
项目四 妊娠诊断
4.1 受精生理
4.2 妊娠生理
4.3 牛的妊娠诊断
4.4 羊的妊娠诊断
4.5 猪的妊娠诊断
项目五 接产与助产
5.1 分娩机理
5.2 牛的接产与助产
5.3 羊的接产与助产
5.4 猪的接产与助产
项目六 繁殖管理
6.1 牛的繁殖管理
6.2 羊的繁殖管理
6.3 猪的繁殖管理
6.4 禽的繁殖管理
无特殊要求,具备基本的解剖学和生物学知识将有助于对本课程的理解。
1、张响英,陈宏军主编,《动物繁殖技术》,“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15.5,中国农业出版社;
2、耿明杰,常明雪主编,《动物繁殖技术》,农业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1,中国农业出版社;
3、李凤玲主编,《动物繁殖技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精品系列教材2011.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杨泽霖,《家畜繁殖员》,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2006.12,中国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