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以传统音乐为主线,综合闽南的民风、民俗、方言、信仰、服饰、建筑、审美等多方面区域特色,将音乐置于闽南历史发展脉络和区域特色文化当中,研究“闽南文化中的音乐”和“闽南音乐中的文化”,带领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领略和感受闽南传统音乐之美。
本课程以传统音乐为主线,综合闽南的民风、民俗、方言、信仰、服饰、建筑、审美等多方面区域特色,将音乐置于闽南历史发展脉络和区域特色文化当中,研究“闽南文化中的音乐”和“闽南音乐中的文化”,带领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领略和感受闽南传统音乐之美。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为人文艺术学科通识性课程,立足于闽南传统文化,以丰富多样化音乐形态为基础,将传统音乐置身于本土人文学科内涵的背景下,通过经典或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知识的拓宽,实现地域传统音乐与实际作品的有效结合,图文并荗、音画结合,多视角、多层面地帮助学生加深对闽台区域特色音乐文化的理解、感知与表达。在授课方式上形式多样,包括知识讲授、名家访谈、传承人技艺展示等,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高尚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提高艺术综合素质之目的。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弘扬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理解音乐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地域性。
2.学习体验音乐中的闽南文化,感受闽南传统社会生活气息。
3.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讨。
课程大纲
传统音乐文化与闽南传统
课时目标:本章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4节课。通过学习,理解我们为什么学习这门课,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是什么、感受感知传统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及传统音乐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1.1 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上)
1.2 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下)
1.3 传统音乐与民俗
1.4 传统音乐与民间信仰
高唱低吟话民歌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闽南民歌中的二种类型,即茶歌与渔歌,它们在百姓生活中的作用。
1.1 茶歌
1.2 渔歌(上)
1.3 渔歌(下)
精彩纷呈话艺阵
课时目标:感受闽南地区几种重要的舞蹈风格,能够区别各自的表演形式。
1.1 梨园戏
1.1 拍胸舞
1.2 车鼓弄(上)
1.3 车鼓弄(下)
1.4 贡球舞
戏里戏外话人生
课时目标:学习闽南地区代表性的几种剧种,初步掌握它们的历史发展,艺术形态。
1.1 梨园戏
1.2 提线木偶戏
1.3 布袋木偶戏
1.4 歌仔戏访谈(上)
1.5 歌仔戏访谈(下)
1.6 高甲戏访谈(上)
1.7 高甲戏访谈(下)
嬉笑怒骂话曲艺
课时目标:学习了解闽南代表性的几种曲艺风格与特色。
1.1 答嘴鼓
1.2 锦歌
1.3 荷叶说唱访谈
琴瑟和鸣话器乐
课时目标:学习感受闽南代表性的几种器乐表现形式与音乐风格。
1.1 泉州笼吹(上)
1.2 泉州笼吹(下)
1.3 四平锣鼓
1.4 大广弦访谈
南腔北调齐相和
课时目标:南音与北管均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闽南最具特色的两种乐种,通过学习,感受两种乐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与表现形式。
1.1 南音(上)
1.2 南音(中)
1.3 南音(下)
1.4 北管(上)
1.5 北管(下)
古乐与今乐
课时目标:理解掌握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反映时代的心声,具有时代的特征。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王耀华:《福建传统音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刘春曙:《福建民间音乐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6年
3.编委会:《中国曲艺志-福建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4.编委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5.编委会:《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福建卷》,中国ISBN中心2001年
6.编委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福建卷》,中国ISBN中心2001年
6.百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