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课程以智淑亚老师主编教材《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为蓝本,遵循“保基础、重实践、简而精”的原则,融合了结构力学、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造型艺术、材料与工艺等多学科知识。以现代轿车车身结构为主线,以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抗撞性理论及有限元方法为载体,以现代轿车车身结构设计为核心,用案例形式,呈现车身新结构、新技术、新成果。内容丰富、层次明晰、通俗易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既加强了基础,又体现了学科与技术的发展需要。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了解汽车车身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学会利用汽车人机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车身布置设计、造型设计,培养汽车车身及零部件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能力、车身抗撞性设计、轻量化设计与分析能力、以及车身及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能力,提升对汽车造型的审美意识。同时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现代汽车车身基本结构组成、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现代汽车车身设计中涉及的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了解汽车车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设计规范,培养对车身造型的审美意识,能够从事汽车车身的分析、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汽车造型以及车身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第1单元 车身概论
1.3 现代汽车车身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法
1.1车身发展概况
1.2现代汽车车身设计特点和技术要求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2单元 汽车车身结构
2.1 轿车车身结构类型
2.2 汽车车身结构组成
2.3 车身结构总成划分
2.4 车身附件及内外装饰件
2.5 轿车车门
2.6 车门附件及型式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3单元 汽车车身结构分析与设计
3.1 车身结构总体分析与设计
3.2 汽车车身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与设计
3.3 车身结构振动特性
单元作业
单元测验
第4单元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身布置设计
4.1 基于人机工车身总布置设计要求
4.2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4.3 人机工程学及车内布置辅助工具
4.4 车内布置设计的典型概念及其应用
4.5 人机工程学在车内布置设计中的应用
单元作业
单元测验
研究报告1
第5单元 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
5.1 汽车造型设计特点和要求
5.2 汽车动力学基本知识
5.3 汽车周围空气流动的物理特征
5.4 空气动力特性在车身造型中的应用
5.5 汽车造型设计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研究报告2
第6单元 车身结构碰撞安全性
6.1 汽车碰撞安全性基本知识
6.2 车身结构碰撞安全性设计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研究报告3
第7单元 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7.1 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
7.2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
单元测验
第8单元 汽车车身轻量化
8.1 车身轻量化意义及设计方法
8.2 车身轻量化实现途径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
第9单元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
9.1 新能源汽车简介
9.2 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9.3混合式动力汽车简介
9.4 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
第10单元 实验
实验一 汽车车身静态扭转刚度测试
实验二 汽车车身静态弯曲刚度测试
汽车构造、CATIA、ANSYS软件应用、有限元法及在车身上的应用。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智淑亚.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朱茂桃,智淑亚. 汽车车身设计[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3]王宏雁.汽车车身设计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羊拯民.汽车车身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谭继锦.汽车有限元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Q:这门课涉及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提前学习这些预备知识吗?
A:不需要。课程是将与车身相关的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等基本知识有机融合于车身布置设计与车身造型中,并通过案例形式,分析其应用,将深奥的理论具体化,体现应用性。
Q:课程结束后如果开展课程设计,选择什么内容较合适?
A:我校的课程设计内容:选择一车身覆盖件(曲面),基于CATIA建模,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是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以熟悉软件应用及有限元方法。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