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是口译教学“广外模式”中的核心课程,专注于交替传译认知技能的训练,通过原理讲解和实操练习,帮助学习者掌握各项子技能,旨在综合应用于口译实践,完成交传任务。
本课程内容分为5大模块,13个单元,46个教学视频,涵盖听辨、记忆、笔记、表达、评估5大核心技能。同时,课程重视课后练习与互动讨论,引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口译能力量表》,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有效监控学习效果与进度。
除第一单元“课程概述”外,本课程每单元包括教学视频、学习(练习)材料及讨论话题。单元教学视频包含原理讲解和技能示范,由主讲教师和学生助教共同呈现。本轮开课时值寒假,也是硕士研究生复试准备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所有课程内容一次性开放,便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与进度。不过,交传各项子技能环环相扣,熟练掌握前一单元的技巧是进阶至下一单元的基础。因此建议第一次接触口译课程的学习者循序渐进,按单元顺序进行学习,不推荐跳跃式观看。
本课程特点之一是技巧的可迁移性,即课程训练的技巧不仅能应用于口译活动本身,亦能用于其他语言活动(详见第一单元1.4小节)。因此本课程可视为口译入门课程,也可作为基础的语言思维训练。
特别感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课程拍摄、运行支持团队(详见每集片尾),感谢15级MTI研究生崔灿、刘芳、刘蜀君、14级本科生彭正子、徐成志、16级MA研究生徐启亮、16级MTI研究生李倩如、王站嘉参与第一版课程的开发、运行与维护。
学习者能掌握交替传译的听辨、记忆、笔记、表达及评估5大核心技能。能完成一般主题的联络口译和有笔记短交传任务。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单元:课程概述
1.1 广外高翻创始人寄语 Messeage from Founder of SITS
1.2 教师、校友寄语 Message from Interpreting Teachers and Alumni of SITS
1.3 交替传译简介 An Introduction to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1.4 课程简介 Course Guideline
第二单元:多任务处理
2.1 多任务处理原理 Rationale for Multitasking Training
2.2 影子跟读:方法及示范 Shadowing: Method and Demo
2.3 小句填空:方法及示范 Blank Filling: Method and Demo
2.4 听辨优先项:意图识别 Priority in Listening: Getting Speaker’s Intention
2.5 意图识别:示范 Getting Speaker’s Intention: Demo
多任务处理 Multitasking
第三单元:信息分层
3.1 信息分层原理 Information Structuring: Basic Concepts
3.2 信息分层示范 Information Structuring: Demo
3.3 结构模糊发言的信息分层 Information Structuring for “Cloudy” Speeches
3.4 结构模糊发言信息分层示范 Information Structuring for “Cloudy” Speeches: Demo
信息分层 Information Structuring
第四单元:记忆扩容
4.1 口译与记忆 Interpreting and Memory
4.2 工作记忆机制 Working Memory Mechanism
4.3 视觉化记忆: 方法及示范 Visualization: Method and Demo
4.4 记忆扩容综合练习 Memory Expansion: Integrated Exercise
第五单元:记忆提取
5.1 记忆提取原理及方法 Memory Retrieval: Concepts and Method
5.2 记忆提取线索设定I Setting Retrieval Cues I
5.3 记忆提取线索设定II Setting Retrieval Cues II
记忆扩容与提取
记忆扩容与提取练习与互评
第六单元:笔记概述
6.1 笔记简介 An Introduction to Note-taking in Interpreting
6.2 笔记工作原理 Working Mechanism of Note-taking
6.3笔记记录与读取 Taking and Reading Your Notes
第七单元:关键信息记录
7.1 关键词 Key Words as Memory Retrieval Cues
7.2 笔记与听辨的平衡 Balancing Note-tak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7.3 关键词与记忆 Key Words and Memory
7.4 笔记信息的完整性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 in Your Notes
笔记1 Note-taking 1
第八单元:笔记布局
8.1 笔记布局基本原则 Layout Principles
8.2-1 中文长句笔记 Taking Notes for Chinese Long Sentences
8.2-2 英文长句笔记 Taking Notes for English Long Sentences
8.3 语篇笔记布局 Taking Notes for Speech Segment
第九单元:笔记中的缩写与符号
9.1 缩写与符号的概念 Abbreviations and Symbols: What and Why
9.2 创造与使用 Creating and Using Your Own Abbreviations and Symbols
9.3 拓展应用 Expanding the Use of Abbreviation and Symbols
笔记互评作业
笔记II Note-takingII
第十单元:目的语表达
10.1 表达原则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Dos & Don’ts
10.2 表达原则示范 Demonstration of Dos and Don’ts
10.3 表达策略:脱形达意 Strategies in Target-language Reproduction:Deverbalization
10.4 表达策略:连贯重构 Strategies in Target-language Reproduction:Reconstruction of coherence
第十一单元:表达策略示范
11.1 脱形抓意示范:解释 Demonstration of Deverbalization: Explaining
11.2 脱形抓意示范:调整句子语法结构 Demonstration of Deverbalization: Reworking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Sentences
11.3 脱形抓意示范:概括和过滤冗余内容 Demonstration of Deverbalization: Summarizing and Filtering-out
11.4 连贯重构示范 Demonstration of Reconstruction of Coherence
第十二单元:数字口译
12.1 双语数字转换 Conversion of Numbers
12.2 段落中的数字口译 Contextualizing of Numbers
表达 Reproduction
表达 Reproduction
第十三单元:口译能力发展与评估
13.1 口译能力发展路径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13.2 口译评估概念与参数 Concepts and Parameters of Interpreting Assessment
13.3 评估案例1:自评量表 Case for Assessment 1: Self-Assessment Scale
13.4 评估案例2:学习日志 Case for Assessment 2: Learning Journal
课外讲座
听辨训练
笔记法
本课程适用于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六级、英语语言基础较好的本科生、研究生。
[1] Gile, D.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 Gillies, Andrew. 2017. Note-taking for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A Short Course, 2nd edi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3] Jones, Roderick. 200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2nd edition. Manchester & Northampton: St. Jerome.
[4] Setton, Robin& Dawrant,Andrew. 2016.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 complete course. Amsterdam/Philade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5] 林超伦. 2004. 实战口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 欧阳倩华. 2020. 基础口译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 王斌华. 2010. 英汉口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 王丹. 2011. 交替传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 王巍巍. 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构建与应用——以口译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为例[J]. 外语界, 2017(6):2-10.
[10] 王巍巍. 口译教学体系中的质量评估——广外口译专业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之五)[J]. 中国翻译, 2017(04):46-53.
[11] 詹成. 2010. 联络口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2] 詹成. 2012. 汉英口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 仲伟合, 詹成. 2009. 同声传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 仲伟合. 2010. 同声传译基础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Q : 学习口译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吗?
A : 在国内,口译课程一般在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国外大学一般则是在硕士阶段开设因此,口译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百科知识,特别是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们欢迎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英语专业四级及具有相应英语水平的同学选课。此课程也适合于英语听力和口语较好、逻辑分析能力较强、想进一步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学。
Q : 视频内容有些难,我不太能跟得上,怎么办呢?
A : 正如问题一中所讲,口译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平,同时,口译技能有其专业特殊性,课程会涉及术语和专业概念,因此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困难很正常。建议三个方法:
1、在线课程的优势之一是学习者可以灵活选择学习时长和视频学习次数,所以一次不懂,多学习几次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2、在讨论技巧及口译思维过程中我们通常不采用教师出镜的呈现方式,而是辅以相应的动画来更直观的展现技巧,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动画中的图像信息;
3、如果方法一、二均未能奏效,可随时在讨论区向课程讲师和助教提问。
Q : 讨论区一定要用英文吗?
A : 讨论区可使用用中文或英文,同样,尽管每个单元的讨论主题是英文,但学习者在回复时可随意切换中英文。
Q : 我完成并提交了作业,还需要为其他同学的作业评分吗?
A : 本课程设置作业3次,评分由课程学习者相互评价给出。因此,互评也是作业的一部分。学习者如果只完成提交自己的作业,而不完成互评任务,最多只能得到一半的分值。作业练习占总分的30%,所以鼓励大家完成每一次作业、准时提交并参加互评。希望学习者们能合理安排时间。
口译质量评估也是口译员必备的技能,通过作业互评,可以实践和提高质量评估技能,也能从同伴的表现中得到启发,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