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疼痛护理学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16日 ~ 2023年12月20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491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5)
spContent=缓解患者疼痛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职责,体现了护理职业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本课程由医院、高校的多学科疼痛管理(Multidisciplinary Pain Management)专家团队授课,系统介绍护理人员在临床疼痛管理中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内容涵盖疼痛评估、药物与非药物干预策略、专科护理实践及疼痛管理质量评价等核心模块。除微课视频外,课程还配备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测试题与临床案例,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欢迎加入《疼痛护理学》的学习,共同探索科学、规范的疼痛护理实践。
缓解患者疼痛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职责,体现了护理职业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本课程由医院、高校的多学科疼痛管理(Multidisciplinary Pain Management)专家团队授课,系统介绍护理人员在临床疼痛管理中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内容涵盖疼痛评估、药物与非药物干预策略、专科护理实践及疼痛管理质量评价等核心模块。除微课视频外,课程还配备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测试题与临床案例,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欢迎加入《疼痛护理学》的学习,共同探索科学、规范的疼痛护理实践。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疼痛被列为“第五项生命体征”,其科学、规范的护理与管理已成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疼痛管理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与整体满意度。本课程紧扣临床实际需求,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疼痛护理胜任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由多所医院与高校联合组成的多学科疼痛管理(Multidisciplinary Pain Management)专家团队授课,融合前沿科研成果与丰富临床经验,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内容涵盖疼痛的基础病理生理、疼痛评估、药物镇痛干预与用药护理、非药物干预措施、疼痛相关健康教育、急慢性疼痛案例的治疗与护理实践,以及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疼痛护理的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

本课程不仅适用于护理专业学生,也适合在职护士开展在岗培训。通过系统化学习,学员将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多元临床情境中提供科学、规范的疼痛护理服务。

授课单位及授课专家:

杭州师范大学:童莺歌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王凯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田素明 李云霞 刘敏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怡 何苗

浙江省人民医院:成燕

浙江省中医院:张晓兰

浙江省肿瘤医院:丁群芳

江苏省肿瘤医院:赵云

聊城市人民医院:刘冬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丹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赵杰蓉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Helen Turner 

授课目标

一、价值与素养目标

1、树立患者镇痛权利意识,成为疼痛管理的倡导者与守护者,践行关爱病患的人文关怀精神。

2、增强多学科协作意识,提升团队沟通合作能力与持续改质量进意识,培养良好的专业判断与实践反思能力。

二、知识目标

1、能准确复述疼痛评估的核心内容,列举常用的评估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能准确说出常用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及临床应用要点。

3、能正确列举镇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并说明相应的处理策略。

4、能准确描述常见的非药物镇痛措施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5、能明确说出疼痛相关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及实施策略。

6、能清楚概括疼痛护理专科能力的核心内容及培养重点。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开展个体化疼痛评估与护理的能力,能够配合医疗团队参与疼痛管理方案的实施与动态调整。

2、能够按医嘱正确实施药物镇痛措施,识别常见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处理措施。

3、能在职责范围内选择并实施适宜的非药物镇痛干预措施。

4、能根据患者需求初步开展疼痛相关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自我管理。

5、初步了解疼痛护理专科的发展要求,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护理专业的作用。

课程大纲
疼痛的多维性与疼痛评估
1.1 什么是疼痛
1.2 疼痛强度评估工具
1.3 多维疼痛评估工具
1.4 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
1.5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
1.6 功能活动评分法
1.7 镇静反应程度评估
1.8全面评估疼痛
疼痛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2.1 疼痛治疗原则
2.2 药物镇痛
2.3 非药物镇痛
2.4疼痛护理人文关怀
疼痛专科护理实践
3.1 疼痛护理的信息化
3.2 PCA泵维护技能
3.3 国内外疼痛护理发展
3.4 疼痛管理中的健康教育
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与改进
4.1国外疼痛管理标准
4.2国内疼痛管理标准
4.3 疼痛质量改进
疼痛案例分析
5.1 骨科疼痛评估案例
5.2 癌痛患者的护理
5.3 芬太尼透皮贴引起吗啡中毒的护理
5.4 术后疼痛护理
5.5 其他案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前,建议学生已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诊断学等,以为理解疼痛机制及管理策略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童莺歌,田素明. 疼痛护理学.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2] 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癌性疼痛护理[EB/OL].2019-11-10)[2025-04-20].https://hltb.kxj.org.cn/uploads/admin/202301/63c757c235ce6.pdf

[3] 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EB/OL].(2023-10-14)[2025-04-20].https://hltb.kxj.org.cn/uploads/admin/202310/652f4c603b458.pdf

[4] Chen Y, Tong Y,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behavioral indicators of infant pain scale in chinese neonates[J]. Pain Management Nursing,2020, 21(5): 456-461.

[5] Chen J, Tong Y, Cheng Y,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 qual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J]. Pain Medicine, 2020, 21(12): 3270-3282.

[6] 薛子豪,童莺歌,吴怡雪,等. 我国疼痛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03):255-259.

[7] 成燕,童莺歌,刘敏君,等.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24-928.

[8] 刘苗苗,童莺歌,柴玲,等.《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2014版问卷的汉化与信效度测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08):616-621.

[9] 陈佳佳,童莺歌,柴玲,等.中美疼痛专科护士的认证、认可及实践现状.护理研究,2018,32(09):1333-1337.

[10] 潘佳颖,童莺歌,柴玲,等.护理权限内非药物镇痛措施在癌症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8,32(22):3492-3495.

[11] 陈易,童莺歌,郑敏华.护理学专业疼痛课程教学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9):706-708.

[12] 陈佳佳,童莺歌,刘冬华.国内外5项疼痛管理质量评审标准的比较.护理学杂志,2016,31(11):56-60.

[13] 童莺歌,刘敏君,刘冬华,等. 5所三级医院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24-28.

[14] 童莺歌,叶志弘,章彩芳,等.运用格林模式促进疼痛资源护士职业行为发展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4):319-322.

[15] 童莺歌,叶志弘,田素明,等.镇静反应程度评估法在患者自控镇痛疗法呼吸抑制监测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69-971.




参考资料《疼痛护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教材的购书链接:

                                         

显示全部
杭州师范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童莺歌

童莺歌

教授

朱雪娇

朱雪娇

副教授

刘炳炳

刘炳炳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