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着重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技术和算法,使学生深刻认识操作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清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方法和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掌握操作系统的经典算法与实现技术。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等手段激发学生分析当代主流操作系统实现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具备一定的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今后学习、剖析、使用和开发新的操作系统及设计、编写大规模应用程序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该课程面向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整体概念、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运行机制,对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也及其重要。同时,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是后续课程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引论作业
第二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2.1 前驱图和程序执行
2.2 进程的描述_1
2.3 进程控制
2.4 进程同步
2.5 信号量机制
2.6 信号量的应用
2.7 经典同步问题
2.8 哲学家就餐问题
2.9 读者---写者问题
2.10 进程通信
2.11 线程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3.1 处理机调度的层次
3.2 调度队列模型
3.3 调度算法_1
3.4 调度算法_2
3.5 实时调度
3.6 死锁概述
3.7 预防死锁
3.8 死锁的检测与解除
处理及调度与死锁测试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4.2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4.3 连续分配方式
4.4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4.5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存储器管理测试
第五章 虚拟存储器
5.1 虚拟存储器概述
5.2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5.3 页面置换算法
5.4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虚拟存储器单元测试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6.1 I/O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接口
6.2 I/O设备和设备控制器
6.3 中断机构和中断处理程序
6.4 设备驱动程序
6.5 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
6.6 用户层的I/O软件
6.7 缓冲区管理
6.8 磁盘存储器的性能和调度
第七章 文件管理
7.1 文件和文件管理
7.2 文件的逻辑结构
7.3 外存分配方式
7.4 文件目录
7.5 文件共享
7.6 文件的保护
第八章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8.1 外存的组织方式
8.2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
[1]汤小丹,梁红兵等,计算机操作系统(慕课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
[2]费翔林、骆斌编著,操作系统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Andrews S. Tanenbaum, Modern Operating Systems,(Third Edition), Prentice-Hall, 2007.
[4]William Stallings, Operating Systems: 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2014.
[5]陈向群,杨芙清,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