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与写作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不能教以具体的实用技术,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能换取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它能帮助我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领略母语之美之智,接受人文熏陶,增强文化自信,成己利人,爱国益世,塑造至美至善境界以助热情投入于实现中国梦、造福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对中国文学中体现的母语智慧、人文思想、文化精华、文学精髓进行梳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中国文学璀璨闪耀,无论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的汉字的演变历程,还是对远古神话中所蕴含的中华文明起源的追寻,都让我们对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产生崇敬和自豪之情。这些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民族共同基因,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永恒动力。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影响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的重要学说。儒家思想中“仁”的精神,“立德、立功、立名”的人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刚柔并济、逍遥齐物、天人合一等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的两翼。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学是中国人志向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国文学中的家国情怀、英雄悲歌、山水田园、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古人的理想志向和情感维度,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古人的精神世界,学习古人的精神持守,从而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较之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所承载的情感、思想以及它所依赖的表达技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学中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对救亡图存战争场面的反映,对乡土中国的书写、对女性觉醒意识的表现等等是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演变的文学呈现,有助于学生了解新的文学传统,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写作是本课程对学生实践性、实用性能力提升的着力点之一。本课程第四部分为通用写作,分日常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科研论文写作等四部分。这一部分旨在通过应用文写作规范的讲解和课堂写作训练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锻炼学生的学术思维方式,也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授课目标

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命担当、集体意识、大局观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地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任务。

2.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带领学生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对经典诗文进行鉴赏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4.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人儒道互补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超然豁达的人生观。

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为学生走向未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中学语文、中国文学、哲学、历史基本知识

参考资料

陈世杰、桓晓虹主编《大学语文与写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8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9

沈松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

常见问题

操作方法和回答问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