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作为高等工科院校中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理论体系严谨,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可以培养学生工程图样绘制、阅读以及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增强创新意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方式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该课程的在线课程将可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基础、基本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轴测图、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以工程图的“语法”为出发点,以工程图的“精髓”为主线,以工程图的看图和画图为核心内容,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这种由直线、曲线组成的“工程技术语言”。该课程适用于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等各类本科或者专科专业学生选修。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章 投影基础
1.4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1.4_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
1.5 投影变换1.5_1 换面法基本原理
1.4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1.4_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1.1 投影法概述
1.2 三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1.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3_1 点的投影
1.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3_2 直线的投影(一)各种位置直线投影特性及直线上的点
1.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3_3 直线的投影(二)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
1.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3_4 直线的投影(三)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1.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3_5 平面的投影(一)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
1.3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3_6 平面的投影(二)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1.5 投影变换1.5_2 换面法的基本作图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一章单元作业
第二章 基本体的投影
2.1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2.1_1 棱柱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
2.1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2.1_2 棱锥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
2.2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2.2_1 圆柱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
2.2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2.2_2 圆锥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
2.2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2.2_3 圆球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取点和取线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三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3.1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3.2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3.2_1 圆柱面的截交线
3.2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3.2_2 圆锥面的截交线
3.2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3.2_3 圆球面的截交线
3.3 立体表面的相贯线3.3_1 相贯线的求法
3.3 立体表面的相贯线3.3_2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一)
4.1 组合体组成方式及其投影4.1_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4.1 组合体组成方式及其投影4.1_2 组合体的组成形式
4.2 画组合体投影图4.2_1 主视图的确定原则
4.2 画组合体投影图4.2_2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叠加式
4.2 画组合体投影图4.2_3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切割式
第四章(一)单元测试
第四章(一)单元作业
补充内容:计算机绘图
1、AutoCAD环境设置
2、AutoCAD编辑命令绘图
3、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4、AutoCAD三视图的绘制及特殊标注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二)
4.3 读组合体投影图4.3_1 读图要点
4.3 读组合体投影图4.3_2 组合体读图方法——形体分析法
4.3 读组合体投影图4.3_3 组合体读图方法——线面分析法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_1 组合体标注尺寸的要求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_2 完整地标注尺寸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_3 清晰地布置尺寸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_4 标注举例——形体分析标注尺寸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4_5 标注举例——按切割过程标注尺寸
第四章(二)单元测试
第四章(二)单元作业
第五章 轴测图
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5.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5.2_1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一)平面立体
5.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5.2_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二)回转立体
5.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5.2_3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三)组合立体
5.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单元作业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二)
6.2 剖视图6.2_4 局部剖视图
6.2 剖视图6.2_5 剖切面的种类
6.3 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六章(二)单元测试
第六章(二)单元作业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一)
6.1 视图6.1_2 局部视图
6.1 视图6.1_3 斜视图
6.2 剖视图6.2_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画法
6.2 剖视图6.2_2 全剖视图
6.2 剖视图6.2_3 半剖视图
6.1 视图6.1_1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
第六章(一)单元测试
第六章(一)单元作业
第七章 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7.1 螺纹的基本知识
7.2 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
7.3 螺纹紧固件标记及画法
7.4 螺纹紧固件连接画法——(1)螺栓连接
7.5 螺纹紧固件连接画法——(2)螺钉连接及螺柱连接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十周单元作业
第八章 零件图(一)
8.1 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8.3 零件图的尺寸注法
8.4 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
第八章(一)单元测试
第八章 零件图(二)
8.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8.5_1 表面粗糙度
8.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8.5_2 极限与配合
8.6 看零件图8.6_1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8.6 看零件图8.6_2 典型零件看图举例
第八章(二)单元测验
第八章(二)单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