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公安学基础理论是河南警察学院首批在大学慕课平台上建立的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已运行十学期。本课程是开启警察职业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既可以帮助公安专业学生了解公安工作、学习公安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观,也可以作为新录用人民警察培训以及有志于从事公安事业的青年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
公安学基础理论是河南警察学院首批在大学慕课平台上建立的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已运行十学期。本课程是开启警察职业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既可以帮助公安专业学生了解公安工作、学习公安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人民警察观,也可以作为新录用人民警察培训以及有志于从事公安事业的青年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公安学基础理论是我国公安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警察的概念、警察的起源与发展、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任务、公安机关的职责权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公安工作的内容特点、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内务建设、公安监督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公安工作的概况,提高学生对公安工作原则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各类公安实战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民警察观,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课时目标:警察、公安、警察学、公安学、公安学基础理论是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最基本概念,解析上述概念,阐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地位和学习研究意义,简介公安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 警察与公安
第二节 警察学与公安学
第三节 公安学基础理论
第二章 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目标:警察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警察行为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阶级等历史条件,警察行为的发展分为萌芽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之间在职能、职权、执行法律和着装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第三章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课时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建并不断发展、健全了公安保卫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公安保卫组织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全国公安机关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加快自身改革和建设,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履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公安保卫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职能和任务
课时目标: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课时目标:公安机关的职责明确了公安机关权力行使的目的和范围,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责的措施和手段。公安机关行使权力应该遵循依法行使原则、公共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适度原则和责任原则等。公安机关可以行使的权力包括公安行政管理权、刑事司法权、警械武器使用权和紧急状态处置权等四个方面的权力。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课时目标: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其机构必须依法设立,既要遵循组织机构设置的普遍原则,又要遵循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特殊原则。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是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七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课时目标:公安工作是一个多分工、多层级的系统,包括公安专业工作和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工作,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从整体工作和专业工作的角度看,公安工作呈现不同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利于公安民警把握公安工作规律,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正确地运用权力和手段,提高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理解,取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课时目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我国公安工作的特色,也是公安工作的政治优势。坚持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决策领导和法治领导。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是要树立“为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做好各项群众工作等。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课时目标: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的主张和要求,包括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宽严相济政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以及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十章 公安队伍建设
课时目标: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和保障。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基本方针,规范公安人事管理工作,严明纪律作风,加强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民警素质,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建设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
第一节 公安队伍建设概述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事管理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
第十一章 公安机关内务建设
课时目标:公安机关内务建设是针对公安机关内部工作运转秩序和公安机关对外发生联系活动而开展的规范和管理。认识公安机关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和要求,有助于培养公安民警优良作风,树立其良好形象。
第一节 公安机关内务建设概述
第二节 公安机关内务建设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 公安监督
课时目标:公安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第一节 公安监督概述
第二节 公安内部监督
第三节 公安外部监督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 刘青.公安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
- 程琳.公安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 公安学基础教程编写组.公安学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 中国人民公安史稿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史稿[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 马亚雄.世界警察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