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生态工程学》是环境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水体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土壤恢复生态工程等环境生态工程的技术方法,为从事生态工程科研与实践奠定基础。
《生态工程学》是环境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水体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土壤恢复生态工程等环境生态工程的技术方法,为从事生态工程科研与实践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态工程学》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生态工程学基础,介绍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态工程设计及管理;第二部分为生态工程技术方法,介绍水体生态工程、微生物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土壤生态工程、养殖业生态工程、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信息与管理技术 。
授课目标
《生态工程学》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
(3)掌握水体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土壤恢复生态工程等环境生态工程的技术方法;
(4)为从事生态工程科研与实践奠定基础。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生态工程的定义,了解生态工程产生的背景,国内外生态工程的发展现状和生态工程的应用前景。
1.1 生态工程概述及产生背景
1.2 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生态系统总论
课时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控,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1 生态系统概述
2.2 生态系统的结构
2.3 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控
2.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课时目标: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灭绝的机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及机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了解世界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3.1 生物多样性概述
3.2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3.3 物种灭绝的机制
3.4 外来物种入侵与生物多样性
3.5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态工程设计及其管理
课时目标:掌握生态工程设计的原则、技术路线,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和原则,了解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程序,生态调查的方法,生态监测和生态评价的方法。
4.1 生态工程设计
4.2 生态工程管理
4.3 生态环境规划
4.4 生态监测与生态评价
微生物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微生物生态工程目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形式,微生物生态系统特点;掌握土壤微生物特点与功能、分布、修复途径和优缺点、土壤微生物修复工程的基本流程、淡水/海水微生物特点和分布特征;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要点、底泥处理技术、控藻工程基本原理。
5.1 微生物生态系统
5.2 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
5.3水体微生物生态工程
水体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岸带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和技术方法。
5.1 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5.2 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5.3 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固体废弃物定义、分类和主要处理方法;熟悉填埋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焚烧技术、堆肥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理解好氧堆肥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和主要原理;了解热灭火原理、各种堆肥方式的基本流程及优缺点。
6.1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
6.2 好氧堆肥原理
6.3 好氧堆肥工艺
6.4 典型堆肥厂设计案例
土壤恢复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土壤生态系统特点、土壤退化类型、土壤恢复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熟悉水土流失定义及类型、水土保持基本措施;了解盐碱土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使用原则和做法,我国防治荒漠化基本模式。
7.1 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
7.2 盐碱地改良生态工程
7.3 荒漠土壤恢复生态工程
7.4 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工程
养殖业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养殖业生态工程原理、养殖业生态工程设计要点、养殖业生态工程模式;熟悉规模化养殖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规模化养殖业排泄物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综合防治生态工程、农牧复合生态工程、生态畜牧业工程及水体养殖生态工程基本模式。
8.1 养殖业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8.2 规模化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
8.3 畜牧养殖生态工程
8.4 水体养殖生态工程
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城市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及景观生态学定义;熟悉城市生态系统特点、景观生态工程基本原则;了解城市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9.1 人居环境
9.2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9.3 农村环境生态工程
9.4 景观生态工程
综合生态工程
课时目标:掌握综合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类型及特点;了解生态村、生态县建设原则及特色,生态工业园由来、发展、涵义和规划,循环经济及其基本模式。
10.1 综合生态工程
10.2 生态村建设
10.3 生态工业园建设
10.4 循环经济示范区
10.5 生态县建设
环境生态工程信息与管理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环境生态工程信息3R技术,环境生态工程监理及环境生态工程经济评价技术的定义;熟悉环境生态工程经济评价技术的目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了解环境生态工程信息3R技术的参数、技术特点及相关应用。
11.1 环境生态工程信息技术
11.2 环境生态工程监理技术
11.3 环境生态工程经济评价技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主要参考教材
n 《环境生态工程》(第1版), 杨京平、刘宗岸主编,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1年。
2.其他参考教材
n 《实用生态工程》(第1版),盛连喜、许嘉巍、 刘惠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n 《生态工程学》(第3版),钦佩、安树青、颜京松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n《生态工程》,李季、许艇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n《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第2版),白晓慧、施春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n 《生态工程设计: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美)马特洛克,(美)摩根著,吴巍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3. 网络资源
n 人与生物圈计划网站:https://www.unesco.org/new/en/natural-sciences/environment/ecological-sciences/man-and-biosphere-programme/about-mab/
n 英国biozone网站 https://www.biozone.co.uk/biolinks/microbiology/
n 生物多样性期刊:https://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1005-0094/home.shtml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