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组织的奥秘
第1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6日 ~ 2025年07月06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42)
spContent=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互动以实现目的,而人们交往互动的载体就是组织;人类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无论是否情愿,没有人与组织无关。 本课程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审视组织蕴含的奥秘,展现组织的独特魅力,启迪学生对组织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互动以实现目的,而人们交往互动的载体就是组织;人类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无论是否情愿,没有人与组织无关。 本课程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审视组织蕴含的奥秘,展现组织的独特魅力,启迪学生对组织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需要不断与其他人交往互动以实现目的,而人们交往互动的载体就是“组织”;今天的人类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无论是否情愿,没有人与组织无关。

    组织是个色彩斑斓的魔兽,一方面力大无穷,另一方面难以驾驭,作为人类实现目标的手段,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目标与路径背离的种种诡异。    

    本课程试图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审视组织蕴含的奥秘,揭示组织的规律,通过展现组织的独特魅力来启迪学生对组织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课程共分十章,涉及十个方面的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人与组织的关系,课程讨论了人类是否可以拒绝组织,结论是,个人无法规避与组织的关系。

    第二个主题是组织管控问题。尽管组织有着巨大的力量,但组织其实难以驾驭,而组织一旦失控,事物的发展就越会走向人们组建组织初衷的反面。

    第三个主题是讨论组织的规模跟效率的关系,课程展示了二者关系的复杂性,结论是人多力量不一定大;

 第四个主题是讨论组织的理性,组织理性不是个体理性的叠加,甚至一群理性个体可以组成完全非理性的组织,这与人们设计构建组织的初衷相悖。

    第五个主题是组织对人的心理影响,人是环境动物,组织在环境因素中扮演了影响个人行为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组织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大到我们几乎不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第六个主题是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由非正式的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比正式的契约关系对于组织更有效。

    第七个主题是关于组织的生死存亡。组织在环境中生存,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来决定组织的生与死。为了获得环境的技术和认可,组织必须服从环境的规则和规定,从而成为制度化组织。组织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第八个主题是讨论组织战略与组织架构的关系,尤其关注二者谁先谁后、谁追随谁的问题,讨论结果是,谁先谁后都有道理;

    第九个主题是组织的服从问题,尤其关注个体服从程度与组织效率是否正相关。结论是,二者非线性相关,所以,服,还是不服,是一个问题;

    最后一个主题,课程介绍了在组织理论发展早期为我们引路的大师们,历经百年,他们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授课目标

   课程为揭示组织奥秘,涉及了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与各类理论,试图在组织问题上给予学生全面的视野和理性思维方式;通过揭示组织从生到死以及力量蕴积的规律,使学生不仅理解组织背后蕴含的秘密,而且为日后从事各类组织管理及组织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人与组织的关系:你别无选择
课时目标: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需要不断与其他人交往互动以实现目的,而人们交往互动的载体就是“组织”;今天的人类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无论是否情愿,没有人与组织无关。
1.1直面组织:人类之渺小
1.2组织的洪荒之力
1.3 人类早期的组织行为
组织管控:组织难为
课时目标:组织是个色彩斑斓的魔兽,一方面力大无穷,另一方面难以驾驭,而组织一旦失控,事物的发展就越会走向人们组建组织初衷的反面;作为人类实现目标的手段,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目标与路径背离的种种诡异。
2.1组织是难以驾驭的魔兽
2.2组织失控的后果
组织的效率与规模: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课时目标:在理论上,有组织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但现实是,组织的效率与组织规模的关系极其复杂,即: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3.1人群结构与系统输出的关系
3.1.1集合——乌合之众
3.1.2游行队伍——集群、集合行为
3.1.3《西游记》之西天取经团队
3.2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结构
3.2.1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3.2.2关于组织结构的两个案例
3.3组织规模与结构的关系
组织的理性:组织也疯狂
课时目标:组织的理性不是个体理性的简单叠加,甚至于一群理性的个体也可以组成完全非理性的组织,而这是与人们设计构建组织的初衷相悖的。探讨组织的理性是组织学研究的经典问题。交往理性跟嵌入性理性是人们认为可能解决该问题的出路,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4.1组织理性能达到完美吗
4.2组织的理性是不是至少比个体理性水平高
4.3影响组织理性的政治因素:人心不齐
4.4组织理性出路何在
组织对人的心理影响:你无处可逃
课时目标:人是环境动物,由于社会财富是通过组织在个人间分配的,所以组织在环境因素中扮演了影响个人行为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人性靠不住,好的组织依赖的是好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是组织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5.1人的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5.2外部力场的形式与力量——“他人”对个体的影响
5.2.1 社会促进作用与社会致弱作用
5.2.2社会惰化作用
5.2.3群体情境的力量
5.2.4关于群体情境力量的两个实验
5.2.5对权威的服从
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非正式关系更重要
课时目标:由非正式的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比正式的契约关系对组织更有效;网络关系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构洞是最有效率的网络,而企业家是社会网络中结构洞的填补者。
6.1美国法学教授的疑问
6.2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
6.3社会网络与企业家的关系
6.4个人的关系网络对组织的意义
组织的生死率与生存方式:心想事不成
课时目标:组织在环境中生存,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来决定组织的生与死;组织也可以成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为了获得环境的技术和认可,组织必须服从环境的规则和规定,从而成为制度化组织。组织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7.1组织的生死率
7.2群体生态学派的观点
7.3群体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从自然选择到资源依赖
7.4组织生存方式的选择
7.4.1几类特别的组织现象
7.4.2新制度主义
组织战略与组织架构:谁先随后
课时目标:组织生存的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组织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两个有限叠加在一起,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只能选择有限的事情来做;关于组织战略与组织架构谁先谁后、谁追随谁的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两种观点都言之成理。
8.1战略对组织发展的意义
8.2发现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8.2.1谁发现的
8.2.2发现了什么:钱氏模型
8.2.3关于钱氏模型的实例
8.3围绕钱氏模型的争论
组织中的服从:服还是不服?
课时目标:追求合作的效率是组织的题中应有之意;作为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之一,个体服从与组织效率的关系并非线性相关。组织领导与组织管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区别的根本在于服从的原因与方式;组织权威是人们服从统治的道理;不同的权威构筑不同性质的组织。
9.1组织管理:服从就有效率?
9.1.1有没有效率,让事实说话
9.1.2员工离职是个问题
9.1.3怎样的组织管理才能带来高效率?
9.2 组织领导:人们服从谁
9.3权力从何而来:何以服从
9.3.1 三种权威
9.3.2三种组织
发现组织的那些人
课时目标:认识在组织理论发展早期为我们引路的大师们,历经百年,他们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10.1较真的新教徒:泰罗
10.1.1新教徒与泰罗制
10.1.2泰罗的组织思想
10.2这个“一般”不一般:法约尔
10.2.1从工程师到管理大师
10.2.2双子星座:泰罗与法约尔的理论比较
10.3一言难尽的天才:马克思.韦伯
10.3.1天才与疯子
10.3.2思想火花:关于组织薪酬的真相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管理学

社会学

参考资料

n  []理查德·H·霍尔著,张友星等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n  【美]沃尔特·W·鲍威尔等,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n  []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n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n  李友梅,组织社会学与决策分析,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n  肯·史密斯 & 迈克尔·希特主编,徐飞等译,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n  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河海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刘戎

刘戎

教授

推荐课程

会计学基础

罗炜

33184人参加

创业基础

李家华

38030人参加

领导力与团队管理

王国锋

35010人参加

高等数学

颜文勇

145613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