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多、范围广。随着环评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应把握环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补充授课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与方法,为未来取得环评工程师资格、从事环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多、范围广。随着环评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应把握环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补充授课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与方法,为未来取得环评工程师资格、从事环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水、气、声、固、生态的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知识,以及风险评价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水、气、声、固、生态的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知识,以及风险评价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
(1)了解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2)熟悉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体系。
(3)掌握工程分析内容与方法。
(4)掌握水、气、声、固、生态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
(5)学习环境预测模型,熟悉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6)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提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
(7)以工程实际案例为背景,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成绩 要求
慕课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60%,其中单元测验占30%,单元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40%,按百分制计分,总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85分至100分为优秀。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概念、环境保护思想的由来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的意义、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 重点难点: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概念,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利用大量图片资料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1.1 走进环境影响评价
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1.3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4 环境标准
1.5 课程思政:新时代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1.6 课程思政:深化环评改革的重要举措“三线一单”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工作程序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类别、分类管理、监督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重点难点: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主题讨论相结合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工程分析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内容和方法 重点难点:工程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主题讨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现状调查与评价、水环境模型、水环境影响预测、水污染防治措施等 重点难点: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主题讨论
4.1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1
4.2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2
4.3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期
4.4 评价标准
4.5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4.6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4.7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4.8河流中污染物混合输运的三个阶段
4.9 水质模型基础1
4.10 水质模型基础2
4.1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4.1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现状调查与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等 重点难点:地下水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主题讨论
5.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5.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5.3 地下水环境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大气环境污染基础知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等 重点难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主题讨论
6.1 大气物理量及相关概念
6.2 大气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6.3 温度层结与烟羽形状的关系
6.4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6.5 评价标准及相关规范
6.6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6.7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
6.8 大气环境预测与评价1
6.9 大气环境预测与评价2
6.10 导则推荐模型简介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环境噪声的特征、影响、分类及相关规范、评价基础、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等 重点难点:声环境影响预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主题讨论
7.1 噪声特性及其评价量
7.2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评价范围及要求
7.3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评价等级划分、评价方法、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等 重点难点:现状调查与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主题讨论
8.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及要求
8.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课时目标: 知识要点: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等级及工作内容等 重点难点:环境风险预测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主题讨论
9.1 工作等级划分
9.2 工作内容和评价范围
9.3 风险调查与识别
9.4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9.5 风险预测与评价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环境概论、环境水力学、环境气象学、生态系统导论
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
n 陆雍森编著,《环境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
n 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参考文献:
n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系列教材,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年1月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2.1-2016;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n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n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3、网络资源:
n https://www.china-eia.com/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
n https://www.mee.gov.cn/ 生态环境部网站
n https://kjs.mee.gov.cn/hjbhbz/ 环评相关标准、导则、规范
常见问题
1、本课程学习与环评工程师考试的关系?
答:本课程以最新的各类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导则、规范和科研成果为技术支撑,系统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依据及其程序,重点论述了建设项目地表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授课内容和练习题目尽可能与环评工程师考试挂钩,侧重于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为同学们未来参加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2、本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
综合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
时效性: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和重视,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等在不断地完善、加强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应紧跟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让课程与时俱进 。
实践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学科。
3、本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答:采用“课前预习(在线)+课堂研习(教学研讨结合)+课后复习(在线)”的混合型教学方式。教师在上课前完成课前准备,学生利用在线课程完成课前预习。课堂部分内容采用研习模式,组织分组汇报、评价点拨、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