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天然药物化学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7月05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7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33)
spContent=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与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专注于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作为一门与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和药剂学等药学专业课程紧密相连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各学科知识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里,您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取学习视频、测试题、讨论资料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互动分享以及课后拓展学习的全流程学习体验。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还能让您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实现高效学习。本课程的视频内容知识点清晰明确,讲解生动有趣,紧密贴合时代发展需求,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课程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致力于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实现乐学、活学、会学的目标。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与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专注于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作为一门与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和药剂学等药学专业课程紧密相连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各学科知识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里,您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取学习视频、测试题、讨论资料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互动分享以及课后拓展学习的全流程学习体验。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还能让您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实现高效学习。本课程的视频内容知识点清晰明确,讲解生动有趣,紧密贴合时代发展需求,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课程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致力于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实现乐学、活学、会学的目标。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天然药物化学不仅是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课程,更是连接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桥梁,对每一位致力于药学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同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天然药物的化学本质,掌握其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这不仅为你们未来从事药物研发、质量控制、药剂制备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方向。此外,学习这门课程还能培养你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升你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主要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结构鉴定等内容。它涵盖了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全过程,包括如何鉴定这些成分的结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成分开发新的药物。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化学知识,还与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等多门学科紧密相连,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天然药物化学,你们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专业知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了解各类天然药物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2.实践技能:通过实验课程,培养你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或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综合素质:课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和时代信息,将帮助你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职业发展:为你们未来在药学领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同学们,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它不仅能为你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还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学知识。希望你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目标

         天然药物化学授课目标包括三个阶层,第一阶层认知目标:我们可以把《天然药物化学》认知层次分为三个方面:知道、 理解、运用。知道是具体的知识内容是什么,理解是把知识内化,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相关知识并理解其中的关联,而运用则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例如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运用到分析药材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及性质;第二个阶层是技能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具有典型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操作能力及结构测定的基础操作能力,把理论知识、方法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第三个阶层是情意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更可以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热情。

课程大纲
第一章总论
课时目标:知道天然药物研究内容和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步骤及常用方法,理解并明白各种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清楚各种常用试剂的特点及危害,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1.1绪论
1.2生物合成途径
1.3 提取方法
1.4分离方法-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1.5分离方法之多面性硅胶
1.6分离方法之分子大小与解离度不同进行分离
1.7结构研究法
第二章糖和苷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知道糖和苷的定义,明白糖和苷之间的关系,能识别出苷类化合物中各个部分;理解糖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1 单糖的立体化学
2.2单糖的化学性质
2.3 苷键裂解
2.4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第三章苯丙素类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苯丙素类化物的定义,明白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对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鉴别;能够利用 所学知识设计典型香豆素类化合的提取及分离。
3.1苯丙素类的结构特点
3.2香豆素的性质及提取分离
第四章色彩美丽的醌类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醌类化合物的定义,明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类及理化性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对蒽醌类类化合物进行鉴别;会分析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大小,并能够利用酸性大小设计pH梯度萃取法来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醌类化合物。
4.1结构特点
4.2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及颜色反应
4.3醌类化合物的 提取分离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的守护者---黄酮类化合物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醌类化和的定义及生物活性,明白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类及理化性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别;会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和极性的大小,并能够利用酸性大小设计pH梯度萃取法来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应用聚酰胺柱层析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结合色谱法和颜色反应进行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5.1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及结构
5.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5.3黄酮类化合物的聚酰胺柱层析色谱分离
5.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光谱
5.5色谱法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5.6黄酮类化合物的H1-NMR
第六章萜类及挥发油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的定义,明白萜类及挥发油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类及理化性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理解挥发油不同成分的性质,能够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用于不同成分的分离。
6.1萜类结构
6.2萜类理化性质
6.3挥发油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三萜类化合物的定义,明白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对萜类成分进行鉴别;理解三萜皂苷的沉淀反应及应用。
7.1结构及理化性质
7.2提取分离
第八章甾体及其苷类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甾体类化合物的定义和强心苷的生物活性,明白强心苷和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8.1概述
8.2强心苷
8.3甾体皂苷
第九章生物碱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知道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定义,明白生物碱的碱性大小、极性大小、沉淀反应和碱性大小的影响因素,理解pH梯度萃取法在生物碱分离中的应用,能应用常见的鉴别反应对生物碱类成分进行鉴别。
9.1生物碱定义及分类
9.2生物碱的碱性
9.3生物碱的检识
9.4总生物碱的提取
9.5不同生物碱 的一般分离流程
9.6生物碱的pH梯度萃取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要的预备知识:

  1.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溶剂性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 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
  3.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天然药材及生物活性
参考资料

参考书:

1.华会明,娄红祥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2.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3.王宪楷《天然药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4.肖崇厚《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

5.卢艳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6.宁永成《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7.吴寿金《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黄河科技学院
5 位授课老师
张翠利

张翠利

教授

李锟

李锟

副教授

信建豪

信建豪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8933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549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693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6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