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自2001年开始开设,当时的名称为《医学基础知识》,是河南大学公共选修课,每学年两学期均有开课。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专业,平均每学年选课人数均在1600以上;2011年改为河南大学通识课,连续开课18年。2019年开设了《人体生理与健康》,本次精品在线课程为《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姊妹篇,两篇共同构成了《医学基础知识》。
上下篇有机衔接,学习下篇应该修完上篇,至少应具备上篇的知识基础。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各专业学生了解医学文化、人体生理的奥秘,并掌握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常见健康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与健康问题的预防观。
第一周 血液系统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1.1 过敏性紫癜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 白血病
课外学习--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预防
第一周测验
第二周 呼吸道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2.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3 支气管哮喘
2.4 支气管扩张症
第二周讨论话题
第三周 肺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3.1 肺炎
3.2 肺结核
3.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四周 心脏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4.1 病毒性心肌炎
4.2 二尖瓣狭窄
4.3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五周 消化道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5.1 黄疸
5.2 胃食管反流病
5.3 功能性便秘
5.4 肝硬化
第六周 泌尿系统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6.1 尿路感染
6.2 急性肾小球肾炎
6.3 肾病综合征
6.4 急性肾衰竭
第七周 神经系统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7.1 面神经炎
7.2 老年痴呆
7.3 帕金森病
第八周 精神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8.1 精神分裂症
8.2 癔症
8.3 抑郁症
第九周 外科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9.1 肠梗阻
9.2 急性阑尾炎
9.3 急性消化道穿孔
第十周 五官科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10.1 急性扁桃体炎
10.2 屈光不正
第十一周 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及处理
11.1 似蚓蛔线虫
11.2 蠕形住肠线虫
11.3 猪带绦虫
第十二周 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12.1 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
12.2 艾滋病发病机理
12.3 艾滋病的症状
12.4 艾滋病的预防
第十三周 常见性病的预防及处理
13.1 梅毒
13.2 淋病
13.3 尖锐湿疣
要求学完本课程的上篇《 《人体生理与健康》》,或者具备人体生理学的知识。